笔趣阁

SODU搜读小说>盗墓:我的尸宠,吞了六翅蜈蚣 > 第174章 画圣的画作(第1页)

第174章 画圣的画作(第1页)

当画面显现,刘十三姑瞬间意识到其分量。

“好家伙。”

归老板等人也看清楚了画的内容:“这不是清明上河图吗!”

“真的还是假的?”

“九门,难道敢拿出赝品?”

“如果这是真的,怎么可能?”

清明上河图与五马图不同,它从未遗失,一直收藏在伪满洲国的国库中。

若此画为真,那意味着拐子李是从溥仪手中盗出此画。

“王爷!”

富公公惊呼出声,原来隆亲王已被气得昏了过去。

“这是什么毛病?”

拐子李心中略有不悦,但面对这一群旧贵族,他不愿过多纠缠:“既然身体不舒服,就赶紧去医治,抬到这里成何体统。”

“来几个人,把他抬走。”

两幅画,竟气走了一位前清王爷。

但此事与大多数人并无关联。海兰珠望着父亲与毓贝勒将隆亲王带离,自己却选择留了下来。

她与亲王府本无太多牵连。

倒不如留下,多看看热闹。

“第一幅《五马图》,李三爷借此表明,他动了东陵。”

可事实上,东陵中淑慎皇贵妃的墓葬并未出现任何异常。

拐子李下手极为老练,盗洞直通墓室深处,离开后又以九门之法,抹去一切痕迹。

众人虽心知肚明,拐子李曾盗皇陵,却苦无证据。

更无人敢直言,那幅画正是从东陵中带出。

“第二幅《清明上河图》,他又借此向所有人宣告。”

“凡是九门想要之物,哪怕藏于皇宫之内,也能设法取走。”

两幅画本身价值连城。

但其中意味,却如刀锋一般,直刺在座之人的心头。

拐子李此举,分明是在挑衅皇权,暗讽前朝颓势已显,气运将尽!

“画作宽厘米,长厘米,绢本设色。”

此幅《清明上河图》采用的是散点透视法进行描绘。

“从辽阔的田野、奔流的河道、高耸的城墙,”

刘十三姑继续说道:“细至船只上的钉铆、摊贩中的小物、店铺招牌上的字迹,皆协调地构成一个完整的画面。”

画卷中出现的人物,包括士人、农夫、商人、医师、僧侣、道士、胥吏、妇女、孩童、船夫、纤夫,还有驴、牛、骆驼等牲畜。

“描绘了汴京郊外的春日景象、汴河两岸的繁忙场景,以及城内的街市百态。”

“画是真的。”

刘十三姑对沈默说道:“古画所用的绢布,分为单丝与双丝两种,其中双丝为宫廷专用。而这幅画,使用的是单丝。”

《清明上河图》的作者是张择端,北宋着名画师。

他笔下的汴京城繁华景象,描绘得惟妙惟肖,堪称描绘现实的第一佳作。

“宋徽宗梦见汴京城的盛况,醒来后挑选画师,命其将这副盛世图景绘于纸上,流传后世。”

按理说,这应是皇帝亲自命张择端绘制的《清明上河图》。

那么画作所用之绢,理应是双丝材质。

但现实并非如此。

张择端在创作此画之前,并无盛名,甚至在画成之后,都不敢署名。

直到百年后,金人考证,指出张择端为该画作者,才有了此画为其所作的定论。

“张择端在作画时,不过是民间画工。”

“所以他所绘的《清明上河图》,用的是单丝绢,而非宫廷专用的双丝。”

刘十三姑虽无法断定此画的真伪,但她能够确定,这幅画正是当年溥仪所持有的那一幅。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