窗外阳光正好,屋内人心渐暖。
苏晚晴的到来,像是一阵恰到好处的春风,吹散了白秋月心头笼罩了多日的阴霾。
那番推心置腹的话,比任何灵丹妙药都管用。
它没有试图去抹平伤痕,而是告诉她,伤痕也是一枚勋章,证明你曾与恶龙搏斗过。
自那天起,苏晚晴便成了王婶家的常客。
村里教书的活计一了,她便会带着自己做的点心,或是几本有趣的闲书,来到白秋月的炕头。
两个原先因为一个男人而心存芥蒂的女人,此刻却成了最能理解彼此的知己。
她们聊苏晚晴在城里的趣事,聊白秋月新琢磨出来的腌菜方子,聊村里东家长西家短的闲话,天南地北,无所不谈。
白秋月的脸上,笑容一天比一天多,那双漂亮的眼睛里,也重新燃起了光彩。
她甚至开始跟着苏晚晴认字,虽然学得磕磕绊绊,但那股认真劲儿,让苏晚晴都有些动容。
当然,她们之间也有一个心照不宣的禁区——李默。
偶尔,话题会不经意地飘到他身上。
譬如白秋月会说:“今天看默子打了一套拳,嘿,那虎虎生风的架势,真带劲。”
话音刚落,气氛便会有一瞬间的凝滞。
苏晚晴会低头抿一口茶,看似不经意地岔开话题:“说起来,我教的那个二牛,今天又把‘天’字写成‘夭’了,你说这孩子”
白秋月便也心领神会地接下去,“那孩子是淘气,你得多费心。”
仿佛有一道无形的线,被两人小心翼翼地维系着。
她们可以分享彼此所有的秘密,唯独关于那个男人的情感,被各自珍藏在心底最深处,既是甜蜜,也是一道暂时无法跨越的坎。
这是一种微妙的平衡。
她们都在享受着这份来之不易的姐妹情谊,谁也不愿因为那个共同的男人而打破它。
毕竟在这个时代,女人的情谊脆弱得像一张窗户纸,能寻得一个说得上话的,已是幸事。
更何况她们心里都清楚,那个男人,是她们共同的依靠。
对于这一切,另一边的李默看在眼里,心中自是乐见其成。
他不需要后院起火,更不希望自己珍视的两个女人因为自己而变得疏远。
她们能和睦相处,空气都仿佛变得更加清新。
在李家的时候,李默每日进出,看到苏晚晴在院里教弟妹读书写字,白秋月则时不时送来些自己做的小菜,或是帮着缝补一下衣物,那种安稳踏实的感觉,让他觉得前世所有的拼杀与挣扎,在这一刻都有了意义。
日子在指缝间悄然溜走,秋风卷走了最后一片枯叶,带来了阵阵寒意。
地里的庄稼早已收割完毕,家家户户的屋檐下都挂上了金黄的玉米和火红的辣椒。
冬天,就快要来了。
这天傍晚,李默一家人围坐在桌前吃饭。
桌上是喷香的白米饭,还有一盘野兔肉炒蘑菇,一盘清炒野菜,外加一盆热气腾腾的鱼汤。
李铁埋头扒饭,吃得满嘴是油。
李雪小口小口地喝着鱼汤,幸福得眯起了眼睛。
苏晚晴也早已习惯了这样的生活,举手投足间,已经颇有几分这个家的女主人的味道。
李默放下碗筷,目光扫过两个弟妹。
李铁的个子蹿高了不少,肩膀也宽了,不再是那个瘦弱的少年。李雪的脸上有了肉,气色红润,眼神里也没了从前的惶恐。
他心里一阵满足,随即开口道:“家里的肉干和存粮足够过冬了,但总得多备一些,也给大家到时候换换口味,不然老吃一种肉未免太过于单调了些。
所以我决定在大雪封山之前,我想再进一趟大青山。”
话音落下,饭桌上的气氛顿时一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