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SODU搜读小说>70年代:我一进山美女排队献身 > 第227章 筑巢引凤也叫招商引资(第1页)

第227章 筑巢引凤也叫招商引资(第1页)

劳星翰火了,比他那台拖拉机动的声音还火。

他骑着那辆崭新的二八大杠回到石头村的时候,整个村子都轰动了。

孩子们跟在他屁股后面追,嘴里喊着“劳大叔有新车了”。

大姑娘小媳妇们站在门口,一边嗑瓜子一边对他指指点点,眼神里全是羡慕。

村里那几个平日里跟他称兄道弟的光棍汉,更是围着他的自行车,摸了又摸,看了又看,嘴里啧啧称奇,酸得冒泡。

劳星翰这辈子都没这么风光过。

他挺直了腰杆,故意把车铃按得“叮铃”作响,在村里来回骑了好几圈,直到所有人都看到了,他才心满意足地把车推进自家那破落的院子。

当天晚上,一个他意想不到的人,敲响了他家的门。

是村东头的翠花。

翠花年纪与他相仿,男人前几年在矿上出事死了,留下她一个人,模样在村里算得上是普通往上,主要是屁股肥大,一对大白兔也不小!

平日里眼光高得很,村里好几个想续弦的,她都瞧不上。

“星翰哥,在家呢?”翠花的声音,像抹了蜜。

劳星翰正就着咸菜啃窝头,听到声音一愣,赶紧把碗藏到身后,手在裤子上擦了擦才去开门。

门一开,一股香风就飘了进来。

翠花穿着一件碎花的确良衬衫,手里端着一碗还冒着热气的白面饺子,脸颊在煤油灯的映照下,泛着一层好看的红晕。

“看你一个人,家里挺凉的,这不是巧了吗?俺家刚包了饺子,给你送一些尝尝。”翠花说着,眼睛却一个劲儿往院里那辆自行车上瞟。

劳星翰一个四十多岁的庄稼汉,哪里经过这个,一张老脸涨得通红,手都不知道往哪儿放,结结巴巴地说道:“这这哪好意思”

“有啥不好意思的,以后就是邻里邻居了,互相帮衬是应该的。”翠花把碗塞到他手里,又说,“星翰哥,你现在是咱们村的名人咧,跟着政府干,有出息!不像有些人,就知道耍小聪明,最后啥也捞不着。”

这天晚上,劳星翰吃了这辈子最香的一顿饺子。

第二天,他就开着他那台“咣当”作响的老伙计,装上村里几户人家的山货,突突突地朝着县城开去。

路虽然颠簸,可他心里美滋滋的。

一整天下来,累是累了点,可是做什么不累?!

除去油耗和磨损,他净赚了将近二十块钱!

当他把一沓崭新的票子揣进口袋时,他感觉自己像在做梦。

而当他回到村里,把卖山货的钱分给那几户人家时,并向他们说明了情况,整个石头村再次沸腾了。

“天呐!一趟就挣二十块?”

“这比下地刨食强太多了!”

“劳星翰这回真是祖坟冒青烟了!”

当初那些嘲笑他、观望他的村民,肠子都悔青了。

第二天一大早,石头村剩下还头铁的几台拖拉机和十几辆马车牛车的主人,全都涌向了乡政府,抢着要报名。

劳星翰的故事,像长了翅膀,迅传遍了双石乡和白马乡。县广播站专门请他去做了一期节目,县报上更是用头版头条刊登了一篇名为《开着拖拉机,奔向万元户——记我县便民运输服务点第一人劳星翰》的专访。

一时间,劳星翰成了全县的偶像。

而“跟着姚县长,有肉吃”,也成了清河县老百姓口中最实在的一句话。

星星之火,已成燎原之势。

有了双石乡和白马乡的成功样板,清河县剩下的十六个乡镇的推广工作变得异常顺利。

姚和韵趁热打铁,亲自挂帅,带着工作组一个乡一个乡地跑,现场办公,解决问题。

那些原本还想阳奉阴违、敷衍了事的干部,在看到孙德旺的下场和劳星翰的风光后,一个个都跟打了鸡血似的,工作热情空前高涨。

谁都知道,这趟“便民运输”的快车,上得慢了,不仅捞不着政绩,还可能被当成懒政怠政的典型,被姚县长一脚踹下车。

上行下效,整个清河县的官场风气,都为之一清。

姚和韵忙得脚不沾地。

每天天不亮就出门,走访各个运输站点,跟司机们聊天,了解路况,协调货源;晚上回到办公室,还要批阅堆积如山的文件,研究下一步的推广方案。

他每天的睡眠时间不足五个小时,眼圈黑得像熊猫,人也瘦了一圈,但精神头却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足。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