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乎在强渡瑞丽江的同时,右翼新师也对南坎城南外围的“芒友坡”高地群起了猛攻。这里是日军防御体系的另一根支柱,工事极为坚固。
战斗从一开始就异常惨烈。日军依托居高临下的地形和密布的火力点,用密集的火力阻挡着中国军队的每一次冲锋。山坡上布满了弹坑和铁丝网。
“机枪掩护!”
“爆破组,上!炸掉那个碉堡!”
“火箭筒!瞄准那个射击孔!”
新师的士兵们展现了高的攻坚技巧和顽强的战斗意志。他们以班排为单位,交替掩护,灵活运用各种火器。炮兵观察所前出,引导后方炮火进行精准拔点。“谢尔曼”坦克(加强分队)抵近射击,用火炮将日军的土木工事一一摧毁。火焰喷射器成了对付岩洞和坑道工事的利器,一条条火龙钻入,里面往往传出凄厉的惨嚎。
……高地争夺战反复拉锯,“芒友坡”主峰东南侧的“野猪岭”阵地尤为关键。新师团三营负责攻取此处。
第一次冲锋,七连在营属机枪连和迫击炮的掩护下,沿着陡峭的山坡向上猛冲。日军极其狡猾,直到攻击部队接近至手榴弹投掷距离,隐藏在岩石缝隙和加固掩体中的机枪才突然开火!侧射火力如同镰刀般扫过冲锋队形,十几名战士瞬间倒地,七连被压制在半山腰的乱石堆后,寸步难行。
营长见状,立刻呼叫团属炮兵:“炮火延伸覆盖‘野猪岭’反斜面!压制鬼子预备队和炮兵观察员!”同时命令八连从侧翼迂回,吸引敌人火力。
炮火过后,七连再次起攻击。这次,日军不仅用机枪阻击,更从山顶战壕中雨点般投下九七式手榴弹。爆炸声连绵不绝,破片四处横飞。冲在前面的排长大吼:“散开!利用弹坑!爆破组上!”
两名手持爆破筒的战士匍匐前进,试图炸开铁丝网和鹿砦,但一人中途被狙击手击中牺牲,另一人勉强靠近,拉响爆破筒后自己也重伤倒地。
战斗陷入僵局。三营长调整战术,将全营的巴祖卡火箭筒和火焰喷射器集中使用。他组织火力组用精准射击压制日军火力点,掩护特种武器前出。
“火箭筒!目标,左前方岩石下的机枪堡!”
“咻——轰!”一声巨响,岩石崩裂,日军的机枪哑火了。
“喷火兵!右前方那个洞穴!给我烧!”
一名喷火兵在战友拼死掩护下,猛地跃起,对准黑黢黢的洞口扣动扳机。“呼——”一条炽热的火龙钻入洞中,里面立刻传出非人的惨嚎和弹药殉爆的闷响。
趁着日军火力减弱,三营长亲自带领九连起了决死冲锋。战士们投出密集的手榴弹,趁着爆炸的烟雾,端着刺刀冲入了日军的第一道战壕。狭窄的战壕内瞬间爆了惨烈的白刃战,刺刀的碰撞声、怒吼声、惨叫声响成一片。日军抵抗异常凶悍,往往需要两三名中国士兵才能解决一个死战不退的鬼子。
如此惨烈的拉锯战持续了大半天,“野猪岭”阵地几度易手。最终,凭借着兵力、火力和顽强意志的优势,三营以巨大代价彻底肃清了阵地上的残敌。当一面残破的军旗插上“野猪岭”最高点时,整个“芒友坡”日军防线动摇了。新师主力趁势猛攻,终于一鼓作气,拿下了主峰。放眼望去,通往南坎城区的道路已在脚下,但山坡上层层叠叠的双方士兵遗体,无声地诉说着这场胜利的惨烈代价。
(西岸,新o师在巩固滩头阵地后,立即向“南坎山”高地起攻击。)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南坎山”高地俯视着整个瑞丽江渡口和西岸滩头,是日军西岸防御体系的支柱。山坡陡峭,植被稀疏,日军在山腰和山顶构筑了层层叠叠的战壕和蜂窝般的机枪巢、迫击炮位,射界开阔,易守难攻。
新o师团一营担任主攻。第一次冲锋,部队刚离开滩头阵地,进入开阔地,就遭到了日军精准而猛烈的火力打击。从高处射来的机枪子弹如同鞭子一样抽打过来,迫击炮弹也不断在冲锋队伍中爆炸。
“散开!快散开!利用地形!”营长声嘶力竭地呐喊。士兵们迅扑倒,寻找弹坑和岩石作为掩体,但暴露在斜坡上,依然伤亡惨重,攻势被死死压制在山脚。
营长意识到强攻不行,立即调整战术。他命令重机枪连和营属迫击炮集中火力,压制山顶日军的重火力和指挥所,同时派出两个连队,从左右两翼,借助沟壑和低矮灌木的掩护,进行迂回渗透。
左翼迂回的二连在一条干涸的冲沟中艰难前行,试图接近山脊线。然而,日军在高地侧翼也设置了警戒阵地。当二连先头排接近沟口时,突然遭到侧上方一个隐蔽岩洞中日军轻机枪的扫射。
“有埋伏!卧倒!”排长刚喊出口,就有几名战士中弹。队伍被压制在沟内。
“火箭筒!干掉它!”一名火箭筒手在战友火力掩护下,冒险探身,对准岩洞射孔射。“咻——轰!”火箭弹钻入洞内爆炸,机枪哑火。二连趁机冲出沟口,与闻讯赶来的日军警戒部队展开了近距离枪战和白刃战,最终艰难夺取了侧翼的立足点。
右翼的三连同样遭遇顽强抵抗,但在付出代价后也成功贴近日军主阵地。
正面的一营主力,在两侧迂回部队吸引部分火力后,再次起攻击。这一次,他们采取小群多路、交替掩护的战术,一个班一个排地向前跃进,用手中的自动武器和手榴弹,逐个清除日军的火力点。战斗异常残酷,每前进一米都要付出鲜血的代价。日军往往战斗到最后一刻,用手榴弹与冲上阵地的中国士兵同归于尽的情况屡见不鲜。
经过大半天惨烈的拉锯战,在炮兵有力支援和将士们前赴后继的冲锋下,团一营终于撕开了日军的防线,率先冲上了“南坎山”主峰。残存的日军见大势已去,部分溃散下山,部分被歼灭在山顶工事内。
当青天白日旗在“南坎山”顶峰升起时,意味着南坎城西的屏障被彻底拔除,新o师取得了至关重要的立足点,为后续攻城战斗奠定了坚实基础。
随着外围高地的相继易手,中国军队从东、西、南三个方向突入南坎城区。真正的炼狱——巷战开始了。
日军将每一栋房屋、每一座寺庙、甚至每一个废墟都变成了堡垒,设置了大量的射击孔、诡雷和狙击手。战斗变成了最血腥、最消耗时间的逐屋争夺。
“注意拐角!”
“手榴弹清屋!”
“小心狙击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