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SODU搜读小说>背刺我之后世子成舔狗了 > 第22章(第2页)

第22章(第2页)

不过一日功夫,外头便沸沸扬扬传开了这样的说辞:

徐夫人念及亡妹遗孤可怜,特意借亲女之名与县丞定下婚约。而县丞昔日旧敌却在新婚之夜纵火报复,县丞夫妇当夜殒命火海。

可惜县丞平日树敌颇多,纵火之人怕是不好找了。

为悼逝者、济乡邻,徐府特意设下粥棚,施粥三日。

如今整个扬州城,无人不叹此事离奇唏嘘。街头巷尾议论最烈之处,除了寻常茶馆酒肆,便是那百年茶铺施粥的棚前。

“那县丞往日吃喝嫖赌,不做好事,倒是死有余辜,可惜徐夫人的外甥女,豆蔻年华,却落得如此结局。”精瘦汉子正感叹道,瞧见正在布粥的徐宁,下巴一扬:“喏,她就是徐夫人的女儿。”

另一汉子捋了捋胡须,“啧”了一声,“新娘的确不是她,接亲那日我去看过,那新娘比这姑娘高半个头。”目光落在徐宁身旁头戴帷帽的青衣女子身上,他默默叹了一句:“倒与这位姑娘有些相似。”

谈话间,汉子已排至队伍前头,青衣女子递来热粥与馒头,右手手腕露出细碎的伤痕,他接过食物,摁下心中荒唐的念头。

迎亲那日,他为了混几颗喜糖,仗着身形灵活挤在人群最里圈。恰见新娘抬手时,一只莹润玉镯在红绸映衬下晃得人眼晕,偏她手腕肌肤净白如瓷,竟就这么记在了心里。

微风拂过,扬起青衣女子帷帽的一角,露出她谨慎探究的眼眸。

崔令容一面施粥,一面注意着周围,如此大的动静,她坚信,只要谷叔还在扬州,他必定能意识到她的存在。

只是日落西沉,月上柳梢,排队的人换了一茬又一茬,还是没能看见熟悉的身影。

暮色四合,粥棚的最后一缕炊烟融进渐浓的夜色里。

徐宁将最后一只陶碗叠好,拍了拍手上的灰,转身见崔令容仍立在棚边,身影被残余的灯笼光晕轻轻笼着。

“表姐,我们回去吧,”她扬声唤道,语气里带着几分疲惫,“这么晚不会有人来了。”

崔令容缓缓摇头,晚风掀起她鬓边的碎,她轻声道:“你先回吧,我再等等。”

徐宁目光在她脸上打了个转,拖长了调子“哦”了一声,眼底藏着点了然的笑意:“那我先回去咯。”

崔令容只颔应了,静静望着空无一人的街道。

月已挂上中天,清辉如水般漫下来,将粥棚里的影子拉得老长。

斜对面的酒楼里,萧寒声凭栏而立,二楼的窗户将楼下景象框成一幅静画,崔令容独自等候的身影在月色里t愈清晰。

他指尖轻叩着窗沿,眸色沉沉,本是算准了等老谷现身,将这二人一并拿下,可眼下棚边只剩崔令容一人,那人却始终没有露面。

难道逃出枯井后,他竟没能活下来?

念头刚落,他已转身下楼。脚步无声地绕过后门的石阶,避开街道上零星的灯火。

远处,崔令容见他牵着马走来,眸子里瞬间亮起光,她笑着朝他招手,提着裙摆小跑过去,裙角扫过地面的落叶,出细碎的声响。

二人并肩而行,青衣与黑衣的身影在月光下交叠相织,马蹄踏在石板路上,声音清脆地敲碎了夜的寂静。

身后,在无人注意的拐角处,一中年男子正一眨不眨地望着他们的身影,月光下,他脸上那道从额头蜿蜒止唇角的刀疤,泛着血色。

待那青黑二色彻底融入夜色,他才猛地转身,如水滴入墨般隐进了黑夜中,只余下晚风卷着寒意,掠过空荡的街道。

夜色如墨,长街被泼得只剩几盏昏黄灯笼在风里摇晃。

萧寒声牵着马,指尖无意识摩挲着缰绳,轻声问:“今日施粥如何?”

崔令容垂眸叹了口气,长长的睫毛在眼下投出浅影,答案不必言说。

萧寒声放缓了语气,温声安慰:“别太急,许是消息还没传到他耳中。不是还有两日么,总会有机会的。”

崔令容点点头,指尖无意识绞着衣袖,轻声道:“只盼能早日拿到余下的半本册子才好。”她抬眼望向他,眼底带着几分恳切,“肖大哥,那半本册子回去后你给我瞧瞧吧,我看了能安心些。”

萧寒声牵马的手猛地一僵,指节微微泛白,那半本册子早已化为灰烬,哪里还能让她心安,怕是要心悸。

可他面上依旧平静,只淡淡道:“册子我托给一位故人保管了。若是我出事了,他能……”

话还未说完,身侧之人伸出手,掩住他的嘴,挡住了他的后半句话。

少女的手心有淡淡的余香,此刻她柳眉微蹙,明眸嗔怒,嗔怪的神色让眉眼间的俏丽更甚,眼底水光潋滟,明媚如波。

“呸呸呸!”崔令容使劲摇头,声音带着点气鼓鼓的认真,“不许说这种不吉利的话!我们都要好好的,平平安安回去。”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