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饭啦!”付见煦眉眼弯弯,将酸辣土豆丝与韭菜炒鸡蛋端上桌。
又乐颠颠地回到厨房,将白花花的大米饭盛出来,只余底下一层焦脆的锅巴。
“哗啦——”将米汤往下一倒,用锅铲将锅巴铲碎。米香味瞬间蔓延开来,不用加火,只就这灶台余温盖上盖子加热片刻,就能得到一锅香甜酥脆的锅巴汤。
付见煦先给自己来了一碗,手撑着灶台就喝了起来,“唔……”
天姥姥,就是这个味儿!
她满足地眯起了眼。在现代时没有土灶做不出这个味儿来,没想到这一口来到古代竟复刻了出来。
一定要让小姑娘也尝尝。
她将饭与米汤一并端出去,见小姑娘已摆好碗筷,乖乖坐在凳子上等她,心软了一下。
付见煦殷勤地给她盛了碗锅巴汤,摆到小姑娘面前,“先喝碗锅巴汤,暖胃。”
锅巴汤?纪小雨看向面前从未见过的米白色的汤水,端起来呷了一口,米香味瞬间弥漫口腔。
她眼睛一亮,又灌了一口锅巴汤。
不用就菜,两人便把一碗米汤喝了个精光。
付见煦眯着眼睛,瘫在凳子上回味,简直给她喝美了,缓了片刻,又起身给两人各自装满了饭,“胃暖了,就能吃得下更多美食啦。”
粒粒分明的大米饭堆在碗里,着实喜人,纪小雨挑出一粒米饭,小心翼翼地在嘴里含了会。
软的……
原来粳米,是这个味道啊。
……
吃到了爱吃的锅巴汤,付见煦的好心情延续到了第二日下工,往日买东西都有纪小雨陪着,今日一个人来镇子上,还有些不习惯。
她在东街溜达着,先去买了些蜂蜜与糖,而后四处寻找卖牛乳的商贩。
“你又在晃悠什么?”
牛乳店没找到,倒是碰上了女主。付知晓还是一副黑脸模样,拎着一个卖空的笼子,看样子是刚卖完野货,正一脸质疑地看着她。
“我、我来买牛乳。”付见煦道。
“牛乳在街上没卖的,你得去问哪户的牛在哺乳期,才能挤些。”付知晓一脸看傻子的神情看着她。
还有这讲究?付见煦哑然。
“你没带装奶的罐子?”付知晓见她那样子,就知道她压根不知道怎么买牛乳。
还要带罐子?付见煦更懵圈了,买个牛奶这样麻烦?
“你明儿个带来再买吧。”她建议道。
付见煦摇了摇头,家里没多余的罐子了,再说家里的小姑娘或许已经将粳米磨好了,“我还是现买一个吧。”
“我带你去买吧。”付知晓无奈,她怎么会有种她最近变靠谱的错觉呢?明明还是那副混不吝的模样。
付见煦的眼睛又亮了起来,那感情好!她道了句谢,随后便老老实实走在付知晓身后。
走进一个杂货铺,她们精挑细选了一个中型罐子,罐身粗糙却厚实,付见煦估摸着大概能装下三斤左右的液体。她掂了掂分量,满意地付了十五文钱。
出了杂货铺,付知晓走到一个摊贩面前讲了几句话,然后便领着她拐进一个巷子里,数着户门,又拐了一道,在付见煦快被绕晕后,她们终于在一处门前挂着红旗子的地方停了下来。
付知晓上去敲了敲门。
“小娘子,买牛乳哩?”一个妇人从院内出来。
付见煦点了点头,指着罐子,表明要一罐子牛乳。
那妇人热情地招呼她们走进后院的牛棚里,一只黄牛正悠闲地吃着草料,旁边还有只站不起来的小牛。
妇人利落地拿起木桶蹲到牛腹下,熟练地挤起奶来。温热的鲜奶汩汩流入桶中,不一会儿便装满了半桶,她呼啦将桶里的牛乳往罐子里倒,竟刚刚好装满一罐子。
“统共三十文。”妇人擦了擦手。
走在回家的路上,付见煦抱着沉甸甸的罐子不禁咂舌。
真贵啊古代物价,这么些牛奶加糖竟要六十多文!
她皱巴着一张脸,她在现代所学的甜品普通人根本买不起,在古代根本没有多少受众。她想着,甜品还是得卖给大酒楼,再叫酒楼卖给一掷千金的富人才是。
付见煦回到家时,纪小雨已磨好米浆在家等着了。
她检查过米浆,又用细纱布仔细过滤了两遭,确认把大部分粗渣去除了才安心将米浆下锅。
纪小雨看顾着火候,她在上面不断搅拌着米浆防止糊锅,煮至浓稠时,倒入大半罐子牛奶,待混合均匀后,又加了点糖和蜂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