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莫二十分钟,就排到了,一块三一斤,不要粮票,这价格让胡文玉咂舌,摸出两块六,称了两斤。孙美玲都准备掏兜帮忙垫上,没想到文玉姐爽快的掏钱,还要了两斤。
孙美玲还想带着她去逛公园或者看电影,胡文玉以太晚回去担心没车拒绝。
孙美玉只好遗憾的将她送到车站,约好下次再见。
又是摇摇晃晃的班车,到公社时刚过一点,胡文玉背着沉重的竹篓到了供销社,先问了有没有棉花,得到“有,凭票,九毛一斤”的回答。
从兜里掏出一张棉花票,售货员看到票,利落的称了两斤。
胡文玉又买了一盒万紫千红两毛三,三盒蛤蜊油六分钱一盒,一桶洗膏五毛钱,一支中华牙膏四毛五,牙刷一毛八一支,又要了两斤挂面用粮票三毛五一斤,共计四块零四分。
胡文玉带着大包小包,售货员贴心的将棉花捆结实,她将挂面跟零碎的东西放在底部,再放点心,最后用棉花盖住,再将两件旧衣服打个结,当绳子将竹篓围住。
王姑姑考虑周到,将给王萍的东西用一个包袱捆好,还用绳子捆了几圈。胡文玉一手拎着,背上背着,满载而归。
她到了老地方等着老王头,昨天特意问了老王头,今天来公社。坐等又等不见人,肚子咕咕响,正犹豫要不要先去食堂吃点,就见远处有个熟悉的身影骑着自行车驶来。
来人正是王建民,他直接骑到胡文玉身边,大冷天头上却沁出几颗汗珠。
王建民拉下围巾,喘着粗气,不等胡文玉开口,就将来意表明。
“胡知青,老王头今早了烧,没赶牛车到公社,他特意派孙子来知青点说一声,说你昨天问了他今天还去不去公社,怕你回来没等到车耽误事。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王萍听了要来,我们几人把他劝住了。我从村支书家借的自行车来接你。”
胡文玉有点诧异王建民的急切,“好,谢谢王知青。你吃饭了吗?辛苦你一趟,我请你吃饭吧。”
王建民点点头,拎起她脚边的竹篓放到车上,“走吧”
公社食堂里人声嘈杂,充斥着饭菜的香道。窗口上方的小黑板上用粉笔写着今日供应:猪肉大葱饺子,六毛一份,收两粮票。
王建民径直走到窗口,对里面忙碌的师傅道:“师傅,麻烦来两份饺子。”说着,利落地数出一块两毛钱和四两粮票递给赶来的服务员。
胡文玉找到位置将放好东西,抬头看见王建民已经付账,匆匆赶上去掏出钱票:“说好我请客的,怎么能让你破费。”
王建民却伸手轻轻挡了一下,他的表情依旧平淡,但语气却很认真:“这顿该我请。”
他顿了顿,目光看向胡文玉,声音低沉却清晰,
“如果不是你最先开始复习,带着她们一起,后来又肯把那么难得的书借给我们看……我们几个,也不可能比别人多出这好几个月的复习时间。这点心意,不算什么。”
胡文玉一时语塞,看着他坦然的目光,竟找不到反驳的话。她确实起到了那个带头和资源共享的作用。
她只好收回手,轻声道:“那就谢谢你。”
两人回到位置坐下。热腾腾的饺子很快端上来,一个个白白胖胖,散着诱人的肉香。他们安静地吃着,谁也没有再多说话,只有筷子偶尔碰到盘子的轻微声响。
吃完饭后,王建民推来自行车,他直接接过小包袱,仔细挂在车把上,示意胡文玉:“上来吧,我带你。”
胡文玉点点头,用围巾包好头,抱着自己的竹篓侧坐在后车架上。车轮碾过黄土路,颠簸簸簸。
喜欢七零寡妇,上学再嫁经商三不误请大家收藏:dududu七零寡妇,上学再嫁经商三不误小说网更新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