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丽,我们会越来越好,好好学习,不能辜负国家对我们的期望!”
“嗯!”
夕阳下,两人带着满满的收获和美好的记忆,各自踏上了返程的公交车。这一天,注定成为她们青春记忆里无比闪亮的一页。
在校门口不远处的邮政代办所,胡文玉买了几张邮票。四月了,大家应该都入学报到了,王萍应该等着她的来信。
胡文玉给王萍、刘江涛、钱爱国、王建民四人都写了信,也给前进大队去信一封,每封信里都附上一张天安门的照片。
一个月后,胡文玉在学校传达室那窗口前,惊喜地收到了厚厚一叠回信。她迫不及待地回到宿舍,一封封拆开阅读。
王萍的回信写得最长,字迹活泼,仿佛能透过纸背看到她叽叽喳喳说话的样子:
“文玉!照片收到啦!天安门真威武!看得我都想立刻跑去北京找你们了!
我们临床专业简直不是人学的!那么多骨头、神经、血管的名字,背得我头都大了!还有实验课,居然要拿兔子、青蛙开刀……
我一开始手抖得不行,现在稍微好点了,但还是觉得它们挺可怜的……
唉,有时候还挺怀念咱们在村里一起干活、一起啃窝头的日子,虽然累,但没这么大压力……
不过你放心,我肯定能坚持下去!等以后我当了医生,给你们看病!常写信啊,告诉我北京还有啥好玩的!你的战友王萍。”
钱爱国的回信则中规中矩,:
“胡文玉同志:来信及照片均已收到,谢谢。天安门很壮观,令人向往。我已顺利入学,一切安好,勿念。
大学生活忙碌而充实,望你在京也能努力学习,共同进步。祝一切都好。”
刘江涛的信,带着点朴实的江湖气:
“胡文玉同志:信和相片都拿到了,能去天安门真好。你放心,我在学校挺好,饭能吃饱,就是功课有点难,正在努力学,争取早日越你。
四川的菜很好吃,希望能有机会请你尝尝正宗的川菜,常联系,致敬我们共同艰苦奋斗的岁月。”
王建民的回信最为简短,符合他清冷的风格:“信悉。照片已收,谢谢。安好,勿念。努力学业。王建民”
让胡文玉感到意外的,是赵伟强(赵六子)的信。信封是那种最便宜的黄纸信封,字写得一笔一划真。她好奇地拆开:
“文玉姐:你好。我是六子。
地址是我找大队长磨了半天才要来的,就是想跟你说说队里的事。
你们走了以后,队里也没啥太大变化。就是感觉一下子冷清了不少。今年开春天气挺好,地里庄稼长势不错,大队长估摸说应该能有个好收成。
考上大学都去报到了,你们留下的资料很受欢迎,支书说了,谁需要就去大队部抄,不准带走。
还有一件事,曹红梅嫁人了。嫁的是县城肉联厂的一个工人,黑黑壮壮的,是个二婚头,带着个儿子。
曹家收了他家很高的彩礼,红梅自己不愿意,在家里哭闹了好几场,但最后还是被她爹妈硬逼着嫁过去了。
唉,我看着挺不是滋味的。我听队里人说,曹满屯也进城工作了,就在那个肉联厂。
就这些了,你在北京好好上学。赵伟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