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舍里陷入一阵短暂的沉默,王盼娣给孙丽珍倒水,讲了刚才的事。
孙丽珍把杯子重重磕在桌子上,溅起的水花湿了袖口也不去擦。
“不行,哪能由得她在宿舍里搅风搅雨,段大姐,宿管怎么说。让她搬走吧”
段英楠摇摇头,“宿管说,女生宿舍几乎没空位,还有很多都是跟我一样混合专业住宿。
除非她本人申请,这种事情,没有人证,如果说出来,很有可能被她诬陷我们欺负她。
上次她哭着跑出去就有人看到,以为我们宿舍搞小团体。
大家暂时多注意点,自己的东西都收好,宿舍最好除了上课时间都有人在。”
几人点点头,只能是这样了。宿舍变相开始孤立刘晓艾,她在时很安静,也没人跟她搭话。
胡文玉都有点佩服她,把这劲头用到学习上恐怕宿舍第一非她莫属。
到了九月最后一个周末,胡文玉骑着车到了自己买的院子,估摸着老王一家应该搬走了。
她骑着车提了点苹果去看孙奶奶,孙奶奶晓得她的来意,从抽屉里拿出用红绳拴着的钥匙递给她。
“老王头前两天搬走的,家里收拾的挺干净,快去看看。你之前那两折叠凳我都让江子给你搬过去了。”
胡文玉谢过孙奶奶,推着自行车到了不远处她的房子,打开门锁推开大门,石榴已经红了,枝桠斜斜地探过院墙,叶隙间挂满了红灯笼似的果子,沉甸甸地坠着枝子。
胡文玉掏出钥匙打开了每一间屋子,先去客厅,客厅里有张八仙桌,掂了掂,太重了,估计这才是被留下的原因。
之前买的两把折叠藤编椅,静静的靠在墙边。
进了里屋,紧挨着厨房方向砌着土炕,炕上铺着张草席,炕沿用木头铺了一圈,在没有电热毯的北方,这火炕可是太实用了。
她又去了右侧东屋,这屋里一张木板床,一个老式黑漆衣柜,看起来很有年头。
推开厨房门,泥砖灶上空着两口锅的位置,灶头完好,灶口还有烟火烧过的痕迹。
灶口后面的墙角还摞着一小把柴火,旁边是个架子,应该是放锅碗的。
这得赶在年前想办法换点工业券买锅,一旁还有两口缸,其中一个里面有残留几颗玉米粒,一个有股酸菜味。
挨着门口是一张大案板,蒸馒头,擀面条少不了用它。水龙头就在灶头跟咸菜缸之间,用麦秆跟布条裹着。
对厨房布局还是挺满意的,胡文玉转身到杂物间,对这院子唯一不满意的就是没有厕所,得去巷子里的公厕。
杂物间没上锁,合页搭在扣上,打开一看,里面是一些旧木头家具,都被拆开堆在地上,旁边堆着些麦秆。
一股混合着木头与麦秆的灰尘味充满了鼻腔。墙角放着个木桶,里面插着火夹子铁钩子。
胡文玉将门打开散散味,随意拿起一根木头,是弧形,引起了她的好奇,是看起来像扶手?
擦干表面的灰尘,露出了木质本身温润的光泽和细密的纹理,看连接处,是严谨的榫卯结构。
“这像是?”胡文玉心里一动,来了兴致。
她小心翼翼地将那堆木料一件件分开,辨认着各构件:有带弧度的、有镂刻了简单线条的板面。
她凭借想象力,开始在地面上尝试拼装。
过程并不顺利,尝试了好几遍才找到正确的接口,有些榫头需要巧妙的角度才能合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