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看泰罗还在等待包装花瓶,她悄悄走到盘子前,指着那个盘子,轻声问另一位营业员,
“同志,那个青花盘子能拿给我看看吗?”
营业员递给她。盘子到手,她仔细看了看花纹,与她收藏的那个梳妆匣花纹相似。
“这个多少钱?”
“这个三十块。”
这个价格对学生来说不算少,有些临时工工资可能都没有这些。
“我要这个。”胡文玉果断地说,同时掏出了钱包取钱。
而在店里的关主任也注意到了这个不同寻常的姑娘。
她不仅外语流利,还在向外宾介绍花瓶时,增加了一些关于那个时代的文化,没有那么死板。
而且她在众多炫目的工艺品中,独独挑中了个不起眼却颇有古意的民窑瓷盘,这份品味,不太符合他的年龄。
关主任缓步走了过来,脸上带着和煦的笑容,对胡文玉说:“这位同学,眼光很独到啊。喜欢老瓷器?”
这时,泰罗的瓶子已包装好,洛奇买下了那幅荷花图与一幅花鸟图。马丁也心满意足地买到了他喜欢的象牙雕与一幅棋盘。
几位外宾正聚在一起互相展示自己的收获。
胡文玉听到问话,抬头看着眼前的工作人员,礼貌地回应:“同志过奖了,只是觉得这个盘子看着舒服。”
关主任点了点头,没有再追问,只是意味深长地看了她一眼,便将目光转向外宾,用熟练的英语说道:“先生们,很高兴你们喜欢中国的工艺品,祝你们在北京愉快。”
关主任这一出口,镇住了随行的工作人员。
“哈哈,早就听说工艺品美术店里有位关主任会说英语,今天终于见到了。”
关主任淡笑着说,“不过是会说几句,能为工作提供点帮助,算不得什么。”
胡文玉看着几人,关主任,看着眉眼有点相似,不会是刘盼那位神龙见不见的舅爷吧?
胡文玉打量着眼前人,约莫四十多岁,是不是太年轻了?
关主任也注意到胡文玉的目光,“怎么,小同志,我脸上有脏东西?”
“就是觉得看您眼熟,好像在哪里见过。”
“我这样的老头不是随处可见吗”关主任小小的幽默一把。
“您谦虚了,您这样的领导随处可见,就没我们这些小年轻的事了。”
陪同外宾返程,这条巷子里居然有了公安巡视,外宾估计都习惯了,胡文玉瞄了两眼,看到一个熟悉的面孔。
许海林接到任务,带队到天坛的工艺美术品街道执勤,确保外宾安全。
看着外宾出商店,他跟队员慢慢聚拢,围在外宾团队周围,看见队伍里的胡同志,眼神闪了闪,默默护送着外宾回宾馆。
胡文玉几人总算是结束了,在队伍里都不敢多说话,几天结束,收到通知不用再来了。
外宾明天就返程,她们的任务完成了。
等到工作人员给她们三位学生代表阐述完毕,李梅忍不住说,“终于可以回学校了,这几天可太紧张了,生怕翻译的不好。”
“这下结束了,第一天我说话都不利索,咱们回学校抓紧时间学习,这几天的收获也很多。”另外一位同学赵五月说。
“胡文玉,我看你很淡定啊。”
胡文玉笑笑,“可能我年纪大吧。”
“你看着跟我差不多啊,那一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