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我真挑了啊。”
姜玉堂有些畏手畏脚的,姜絮直接从袖子里拿出一锭银子,“去挑去挑。”
“诶,好!”
姜玉堂看到真有银子,也顾不得太多,快挑了两本书,一本是姜玉书从前经常看的。
一本则是姜父爱看的医书,姜絮瞅了一眼,又另外挑了几本书。
随后才结账。
一共十八两银子,这或许对于以前的姜少爷来说只是给下人的赏银。
但对于现在的姜玉堂来说,是天价。
姜絮也感叹,怪不得古代要举家供养一个读书人,读书确实耗银子。
而且这笔墨的质量不咋地。
“走吧,去买点针线和布,”
姜絮将东西丢给姜玉堂,又买了一些冬日里需要用的东西,她便已经将这县城了解了个七七八八。
走到不远处的县衙时,姜絮便觉那边已经有官差出入,看来确实已经有人接手。
明宴效忠的这位,还是有些手段的。
她粗粗看了一眼,就老实的划船带着姜玉堂回了西山岛。
一到家,就看见姜父带着姜玉书从山里弄了不少草药,还弄了一些蘑菇之类的。
“爹,大哥,姐送你们的。”
姜玉堂将背篓打开,露出里面的笔墨,姜玉书和姜父两人震惊住。
“絮儿,你这……”
姜玉书捧着书,差点泪目,他都已经记不住有多久没看书。
差点以为自己就是个土生土长的渔民。
“大哥,我去外面看了看,一切已经在恢复,到时候科举恢复是必然的事情。
那时候咱们姜家估摸着也要平反了,以你的能力,考上不是难事,所以从现在开始,你要继续读书。
等书院那边能接纳学生,大哥你还要去书院读书。”
“絮儿,我知道你是为我好,只是家里……”
姜玉书不舍的放下书本,“咱们去退掉吧,去买衣服和吃的,温饱比什么都重要。”
“不缺。”
姜絮拿出买来的布料给姜母和明母,“银子是之前殿下和我换东西换来的。”
“我会想法子去赚银子。”
姜父沉吟片刻说:“絮儿说的对,玉书你要读书,往后你去科举。”
絮儿是女子,姜玉堂脑袋不怎么聪明,他指望不上他。
姜玉书还想再说,姜絮已经坚定的说:“大哥,经此一遭,你应该更明白权势的重要。
咱们不可能一辈子在这岛上,只有你掌控了权势,才能护住咱们这家子人。”
“是,你爹做错什么了?”
说起这个姜母还是生气的,“不过是个背锅的,连累你们几个吃苦。”
“好,我听你们的!”
姜玉书咬牙点头,他知道妹妹说的对,他必须要保护好家里人。
此事落定,姜絮悬着的心终于放下,好在姜玉书是个勤快的,白日里看书,但也会抽时间帮家里。
眼瞧着天气一天比一天冷,现如今出海的人越来越少,因为有粮食,大家都放心的在家猫冬。
而姜母的肚子,像是吹气球一般,越来越大,有时候姜絮看得都心惊。
姜父心疼她,已经不让姜母去厨房,好在姜絮现在手底下有人,不需要他们亲自忙碌。
这天,姜絮躲在房间,人在空间种了好多东西,早之前种的橘子树已经结果,姜絮美滋滋的炫了好几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