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SODU搜读小说>饥荒年代种田忙 > 第125章 收割收官防霜冻分粮入仓显公平越冬谋局固长效(第1页)

第125章 收割收官防霜冻分粮入仓显公平越冬谋局固长效(第1页)

十一月中旬的晨霜刚给荞麦秆镀上白边,雁归村的收尾田就响起了急促的脚步声——老周蹲在田垄间,摸着刚割下的荞麦穗,穗粒上沾着冰晶,再冻半天就得瘪粒。按娄烦“冬前霜杀穗,抢收不隔夜”的老规矩,剩余的三亩弱穗田必须当天割完。“快喊人!带温水来融霜!”老周的喊声刚落,五村的劳力们就推着水车、扛着镰刀赶来,李村长还带了二十袋干麦秸:“把麦秸铺在穗堆上,能隔霜,融霜时用温水轻浇,别泡坏粒!”

流民组的“融霜收穗法”效率惊人。老周带着青年们把麦秸铺在田埂,割下的穗先堆在麦秸上,周妻则带着妇女们用陶壶盛温水(o度左右),对着穗粒轻浇,“融霜别用热水,会烫坏胚乳!”陆承泽蹲在旁边测穗粒湿度,用测湿仪一量:“融霜后湿度,得赶紧运去晒场,晒两小时再脱粒!”小吴爹推着“应急晒架”(木架铺竹篾,能快搭建)赶来,流民青年们跟着搭架,把融霜后的穗摊在架上,“架离地面一尺,通风快,晒得匀!”好在天公作美,中午出了太阳,穗粒很快晒干,没耽误脱粒。

打谷场的入仓质控比往年更严。五村的陶瓮都安“流动站标准”编号:-o号壮壮穗粒(湿度≤)、-o号状弱穗粒(湿度≤)、-o号装碎粒(留作饲料),瓮口贴着“村民+等级+湿度+入仓日期”的标签,是老陈用毛笔写的,一笔一划没半点含糊。周妻带着妇女们在仓里“双层熏仓”——底层铺艾草,中层撒花椒,上层盖麻布,“艾草防蛀,花椒驱鼠,熏三时辰,粮能存到明年春!”陆承泽带着巡仓组逐个检查,现南村的两瓮弱穗粒湿度,当即让人倒出来重晒:“湿度标会霉,宁晚入仓,也不能让粮坏了!”

五村分粮的日子定在十一月二十,打谷场中央的“分粮公示板”前挤满了人。老村长站在石桌上,高声念着方案:“总收荞麦斤,扣除公社收购壮穗粒ooo斤(换农具与布匹)、预留种子ooo斤(明年秋播),剩余斤按‘田亩o+工分o’分配——雁归村田亩o亩、工分ooo分,分oo斤;邻村田亩亩、工分ooo分,分oo斤;东河村田亩o亩、工分ooo分,分oo斤;西河村田亩亩、工分ooo分,分oo斤;南村田亩o亩、工分ooo分,分oo斤”。

“有没有异议?”老村长的声音刚落,台下就响起掌声。老周挤到公示板前,手指着“周家”那行:田亩亩、工分o分,分斤壮穗粒、o斤弱穗粒,比去年单干时多了近四倍。他攥着周妻的手,眼圈泛红:“俺们流民以前过年都吃不上荞麦面,现在一季分这么多,这日子真稳了!”分粮时,五村的会计共用公社统一的斗,每分一户就在公示板上画“√”,周娃捧着自家的粮袋,上面绣着“周家斤”,蹦着喊:“俺能吃荞麦饼、喝荞麦粥啦!”

油菜的越冬防护是冬前最后一道关。十一月下旬的寒风渐紧,油菜苗的叶片开始蔫,陆承泽带着五村农户给油菜“三层防护”:第一层盖麦秸(每亩oo斤,铺半寸厚,防霜冻),第二层清垄沟(把积雪和杂草清理干净,防积水冻根),第三层撒草木灰(每亩o斤,既增温又补钾)。王村长摸着盖好麦秸的油菜苗笑:“去年单干时,半亩油菜冻坏了,今年有三层防护,开春准能长好!”晚秋蹲在旁边,悄悄给弱苗浇了点掺灵泉水的温水:“陈爷爷说,弱苗得‘补点暖’,开春能赶上壮苗!”老陈则把“越冬管护表”贴在田埂边:“每十天查一次麦秸覆盖,雪后及时清积雪,别压坏苗!”

农具共享站的越冬维保更见长效意识。小吴爹带着木匠们给脱粒机换滚筒、给摘穗刀磨尖、给耧车轴加润滑油,每修一件就记在“维保台账”上:“脱粒机好,换滚筒个;摘穗刀o把,磨尖;耧车台,加润滑油”。他还在共享站搭了“农具存放棚”,棚里垫干草、挂防潮布:“农具得‘住暖棚’,明年开春一用就顺!”陆承泽则带着人给共享站添了“来年预约本”:“春耕要借犁犋、秋播要借耧车,提前登记,按需求备工具!”

夜里的技术流动站亮着灯,五村的村长围着“来年农耕规划图”讨论得热烈。陆承泽指着图上的新地块:“明年春播扩种o亩豌豆,套种在谷田旁;秋播再扩o亩荞麦,用今年预留的种子;还得修一条新支渠,把山坳泉眼的水引到西河村,解决他们的灌溉问题!”李村长当即应:“俺们村出o个劳力修支渠,再派木匠帮着做渠闸!”刘村长也说:“南村有豌豆种,明年能匀给大伙oo斤,还能教你们榨豆油!”晚秋则在旁边画“技术培训计划”:“开春办播种培训班,夏初办防虫培训班,秋前办收割培训班,让五村农户都学会新技术!”

十一月的最后一缕阳光落下时,五村的农耕收尾工作全部完成——荞麦入仓满、油菜防护严、农具维保完、来年规划定。老周带着家人站在晒场边,看着满仓的粮食和盖好麦秸的油菜田,心里满是踏实。风拂过田垄,麦秸在油菜田上轻轻晃,远处的新渠规划地插着木牌,共享站的农具在暖棚里闪着光,技术流动站的灯光还亮着。

喜欢饥荒年代种田忙请大家收藏:dududu饥荒年代种田忙小说网更新度全网最快。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