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吧,好好干。”
“我相信你的能力!”
李副厂长欣慰地挥了挥手。
何雨柱辞别了李副厂长,拿着条子先去了人事科办妥了名额的事情。
然后径直朝着技术科走去。
技术科的办公室里,严科长已经提前打了招呼。
何雨柱一进门,就受到了几位技术员的热烈欢迎。
“何师傅来了!”
“欢迎欢迎!”
严科长主动伸出手。
“小何同志,欢迎你加入我们技术科。”
“加入电冰箱研小组!”
何雨柱连忙握手。
“严科长客气了,以后还要请各位前辈多多指教。”
研小组的几位成员,包括之前提到的晏工,赵工等六人,都围了上来。
“何师傅,听李厂长说,你看懂了伊万专家的图纸?”
晏工推了推眼镜,直接问道。
何雨柱点点头,谦虚地说道。
“谈不上完全看懂。”
“只是对其中电力和制冷部分,有了一些新的理解。”
“伊万专家当时讲的一些原理。”
“我好像也摸到了一些门道。”
赵工是个急性子,立刻追问。
“那太好了!”
“我们最近在压缩机的功率匹配和制冷剂的循环效率上遇到了瓶颈。”
“伊万专家留下的资料你有什么看法?”
其他人也都眼巴巴地看着何雨柱。
何雨柱回忆着脑海中“电力精通”带来的知识。
结合之前对蓝图的理解,开口说道。
“关于压缩机功率匹配。”
“我注意到图纸上标注的电机额定功率,与压缩泵的理论负载似乎存在一个冗余量。”
“这个冗余量如果过大,不仅浪费电力,还可能导致启动电流冲击过高。”
“我们可以尝试调整电机的绕组参数。”
“或者优化启动电路,比如加入一个延时启动装置,减小冲击。”
“至于制冷剂循环效率。”
“伊万专家提到过一种毛细管节流的优化方案。”
“通过精确控制毛细管的长度和内径。”
“可以更有效地控制制冷剂的流量和蒸压力。”
“从而提高制冷效率。”
他一边说,一边在旁边的草稿纸上简单画了几个示意图。
研小组的人聚精会神的听着。
时而点头,时而蹙眉思索。
等何雨柱说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