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SODU搜读小说>能吃的小相公 > 腊八和小年(第1页)

腊八和小年(第1页)

腊八和小年

家里,柳轻不可置信地拿着银票和元宝,感觉跟做梦一样。怎地卖了这麽多银子?他恍恍惚惚地就跪下了,杨宸宇拉住他问:“你干嘛?”

柳轻说:“你别拦我,让我赶紧给山君大人再磕个头!”杨宸宇哭笑不得,说:“轻轻,有了这笔银子,来年咱也起个新房!多盖几个屋子,以後生娃了也住得下,子孙满堂了也住得下!”

柳轻还沉浸在400两所带来的惊喜中,听他说生娃都没来得及害臊!

这种发财的好心情让小财迷柳轻保持了好几天,转眼就到了腊八节。腊八节的习俗是喝腊八粥。柳轻头天晚上就泡好了糯米丶红豆丶红枣丶花生丶桂圆丶莲子丶核桃仁等东西,第二天一早就起来煮粥,小火熬了许久,熬好的腊八粥粘稠丶软糯丶鲜甜。村子里有孩子来讨粥,柳轻不仅给盛了粥,还拿了些零嘴分给他们。小孩子都喜欢温柔的人,喝着柳轻的粥赞不绝口,都说轻叔麽煮的粥是全村最好喝的……柳轻看这些叽叽喳喳的孩子,心里也是喜欢的紧。

除了腊八粥,柳轻还腌了一小罐腊八蒜。紫皮大蒜剥皮之後用糖和醋腌在罐子里,过几日蒜的辣味就会消去,变得酸甜可口,颜色翠绿,一口咬下去,脆生生的,就着饺子吃,别具风味。

当地有一首童谣:“小孩儿小孩儿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腊八粥喝几天,哩哩啦啦二十三;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冻豆腐;二十六,去买肉;二十七,宰公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头;三十儿晚上熬一宿,大年初一满街走。”从腊月初八开始,百姓们就开始准备过年了。

因腊月里的蔬菜少,吃豆腐的就多。豆腐坊最近生意好的出奇。还有人现在就要预定过年时的豆腐的。对此柳轻的一律回答:“不急,到时候肯定让每个人都买上豆腐。”

并且柳轻最近还开始做豆皮和腐竹了。之前一直没有推出这两款産品是因为忙不过来,腊月里杨宸宇闲下来了,家里家外的活都他全部包揽,柳轻就有时间琢磨这些了。

柳轻卖腐竹和豆皮的时候还教大家怎麽做,比如腐竹可以和辣子一起炒,豆皮可以用来蒸豆皮白菜猪肉卷等。

豆皮和腐竹制作过程更复杂,因此价格定的也高,但就算如此,买豆皮和腐竹的人也挺多。豆腐坊生意兴隆,米酒的生意竟也多起来了。年前这些天估计酒楼生意也好,酒楼管事的之前打了招呼让杨宸宇由之前的三天送一缸米酒改成两天送一缸米酒。柳轻干劲儿十足,日子就在充实忙碌的一天天中溜走。

转眼到了小年。

二十三祭竈官,小年这天最重要的事情就是祭拜竈王爷和竈王奶奶了,也就是送竈。传说竈王爷和竈王奶奶要在小年这一天去天庭向玉帝汇报工作,把家里今年的善行与恶行作个总结,评定後定出下一年的吉凶祸福。老百姓此时祭拜称为“送竈”;到了初一那天,竈王爷竈王奶奶还会下界回来,到时候也要祭拜竈王爷竈王奶奶,那是“接竈”。是以民间流传着这样的顺口溜:“二十三日去,上天言好事。初一五更回,下届保平安。”

送竈时得用竈糖,一种十分粘牙的麦芽糖疙瘩,表面还粘了一层芝麻,送竈时老百姓们怕竈王爷竈王奶去天庭说家里的坏话,就用竈糖把竈王爷竈王奶奶的牙粘起来,让他们只说好话,不说坏话。

竈王爷的神像就供在竈间,柳轻在竈王爷神像前摆好祭品,摆上香烛,虔诚祭拜,口中还念念有词:竈王爷竈王奶,此去好话多说,坏话口莫开,回来多带平安少带灾,多多带些银子来!

二十三一过,就正式进入过年了。大家都赶集买东西,柳轻家里生意太忙,东西只能杨宸宇每次去镇上送米酒的时候买回来。柳轻给他列了长长的购物清单,上边写着精米白面丶鸡鸭鱼肉丶油盐酱醋丶清酒黄酒丶糖果点心丶瓜子花生……还有烟花炮竹,香烛纸钱,年画春联丶灯笼窗花……

柳轻皱着小眉头检查是否遗漏,最後又把窗花改成红纸,觉得自己剪的更有意思……

杨宸宇在一边看的头大,他撸了一把脑袋说:“你写这麽多,我字都不认识几个……”

柳轻一拍脑门,竟忘了这一茬。于是又贴心地在清单上的每个东西後边画个画,让杨宸能认出来是啥。最後将清单交给杨宸宇说:“今日先买这些吧,以後想起来再说……”

杨宸宇看他终于列完了,赶紧拿过清单说:“你放心,保证完成任务!”然後一阵烟似的赶着牛车出发,生怕柳轻再想起来点什麽。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