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
他边写遍念,“兰花坪,嗯,还有你和林东晴。”
詹星靠在椅子上,听他边写边念着自己的名字,忍不住笑了出来。
他们画完後,正好向导过来通知吃晚饭。
晚餐安排的是纳西风味的小炒菜,以及羊肉火锅,还有队员们在营地附近捡来的野生菌子,当然是通过了本地人层层严选才端上桌的。
营地里有厨房,还有不少食材,做饭的是守在山上营地的一位纳西族老人,厨房里挂了很多他做的腊肠腊肉,有客人来的时候就会拿下来切下相应的份量。
随着阳光没入雪山之下,这里的温度也逐渐地下降了。
他们用几张露营桌子拼起来,一行人围着桌子坐,铜炉锅上冒出的滚烫的白烟往上空飘去,这个天气和羊肉火锅很相配。
詹星看着碗里的那一块羊肉,陷入了沉思。他转头去问林东晴,“这个,”他把那块肉夹起来,“不会是中午和我一起拍照的那群羊吧?”
林东晴温声宽慰道:“不会的,放心。”
詹星点头,“那就好。”
“杀不了那麽快。”他紧接着补充。
詹星悚然地看向他。
林东晴似乎也觉得这话可能有点影响食欲,“唔,你还吃吗?”
詹星犹豫一阵,“吃吧。。。。”
只是换了一种心情吃,从开心满足地吃变成了心怀愧疚地吃。
白昼消逝,夜晚来临。
向导让他们在附近的树丛里找木材,几个队员吭哧吭哧地搬来不少,随後营地中央点起了篝火,他们围坐在篝火旁。
向导给他们讲述关于纳西族的古老传说,关于神秘的“玉龙第三国”的传说。
向导正寻思接下来要玩什麽有趣的游戏时,从其他的空地走来了一行人,问能不能蹭个篝火。
他们是一个车队俱乐部的,过来这边徒步。大家都没什麽意见,向导也就同意了。
这个篝火点得挺大的,他们几个人本来也围不成一个圈,剩下的位置正好被车队的成员填满。
在座的基本都是年轻人,比起向导说的殉情故事,他们更想听车队旅行路上的趣闻。车队的队长跟他们分享了车队自驾分别在新疆和内蒙古的奇遇记。
车队中有人回他们自己搭建的帐篷,拿了一个36寸的旅行小吉他出来,坐在篝火前开始边弹边唱。他的声音挺好的,弹得也不错,大家也都很捧场,一时之间欢呼声响彻平原。
林东晴转头对詹星说:“这首歌好像很适合你。”
詹星扯了扯嘴角,“我知道,很多人都这麽觉得。”
他可太知道了。在上高中的时候,学校的广播站天天放这首歌,每次放到最後就会出现播音员柔柔的嗓音念着点歌人的留言:“这首歌送给詹星同学。。。。。”
从他上高一开始,连续放了一个学期。大家听到这首歌的反应,从“哟,又是这首,”到最後变成“我靠,詹星到底是谁啊?”
到最後这歌终于被抵制了。原因可能是校长每天走在学校里听到这首歌也快要听吐了。
他现在光是听到这个前奏就要开始起鸡皮疙瘩的程度。
“有人要帮我唱一下吗?一个人快唱哑了。”弹吉他的男生看着一圈的人,大家听歌倒是很积极,但要唱歌的话就突然歇声了。
他环视一圈,目标锁定了对面的詹星,“那边的帅哥,金色头发的帅哥。”
他现在就想立刻把头发给染回来。
你有事吗!你点我干嘛!
“你会唱这首歌吗?”对面的人抱着吉他笑吟吟地问他。
“不会唱,没听过。”詹星当机立断地说。
“那别的歌呢?”
“我不会唱歌。”
那人笑道:“别谦虚了,你看着就很会唱歌啊。”
倒也不是詹星在谦虚,他是真的不会唱歌,他从小就五音不全,他关于艺术细胞的天赋值可能都点在美术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