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家,她把钱与徐红琴平分了。
“不不,不行、不行,小李,明显你那个多。”
李欣玥笑看着她:“嫂子,能多几块钱啊?我估摸过的,差不多重。”
“拿着吧,给孩子们过个好年!”
哪有的事?
大的值钱啊。
可姐妹非要平分,徐红琴也只能接下了:“我替孩子们谢谢你了,总占你的便宜,我都不知道说什么。”
“那就不说呗!”
“我们是朋友,可不能这么计较。”
“过于计较,我是没办法当朋友的。”
“嫂子,我们都身处他乡,身边也没有亲人、姐妹,远亲不如近邻啊。”
是的。
远亲不如近邻。
徐红琴心中感叹,其实近亲也不一定能比这个‘近邻’好啊!
次日是大年二十八。
纸盒厂生意很淡,厂里干脆放一星期假,让军嫂们回去好好准备,给一家大小过个好年。
一大早徐红琴就来叫李欣玥了。
“小李,早饭吃了没?”
今天约好了去附近的村里,买鸡、买蛋、买细粮、买肉,这些都可以不用票的。
置办年货
公家分配的东西,实在有限。
而现在不搞计划生育,家家户户孩子都很多。
少的两三个、多的四五、六七八个。
都是能吃的年纪,平常发的东西根本攒不下,所以过年得去外面买点不要票的。
农村里过年比较热闹,现在生产队不再集体养猪了,农家可以自己养。
但要定量上购。
一头猪,上购半头,两头就上购一头。
有勤快的人家,一般会养两头,然后一头上购、一头过年杀来吃与卖。
不要票的肉比较贵。
要票是七毛九一斤,没票是一块二一斤。
徐红琴随军年数长,她与村里人熟。
她早就与人说好了,今天去红安大队一户人家买过年的东西。
听到徐红琴的声音,李欣玥立即出来了。
“吃过了,我换双鞋,马上就走。”
可刚转身,电话响了……
“叶儿,是我。”
听到电话里的声音,李欣玥惊讶了:“妈,你打电话来,是有事?”
电话那头,李秀莲告诉她:“不是的,我回城了。”
“因为今年过年,苏家有客,你二伯让人把我接回来的。”
“你二伯妈让我打电话给你,今年你们去不了帝都,就过来这里过年。”
“她说,你义父母也会过来。”
啊?
这样?
李欣玥应下了:“好的,妈,三十这天我早点去帮你。”
“好。”
今年人多,女儿能早点过来帮她,也可以一起多说说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