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了饭休息一会,就带了几名骨干上了山……
李欣玥不知道的是,她这一教,后来附近几个镇的山边,野猪少了很多。
并不是被灭光了,而是野猪也学精了,上过当的地方,至少半年不来了。
回到家时,已经五点了。
马素英说了会带孩子回来。在军人服务社,她是管理人员,每天上下班都准时准点。
先洗了个澡,然后从池子里捞了一碗虾。
今晚她准备来个糖醋油爆虾,儿子喜欢。
然后坛子肉炖马齿苋干,外加一个凉拌黄瓜、一个苋菜。
马珍今天也在家,李欣玥打了电话给她。
这边刚捞好虾,那边来了人:“小李,你忙什么呢?”
见是陈秀丽,李欣玥立即开了门。
“阿姨,您怎么来了?”
陈秀丽今年四十六。
她的大儿子比李欣玥还大了几岁,孙子都六岁了。
被称为阿姨,她也并没有觉得被人叫老了。
“小李,我有点事想和你聊聊。”
李欣玥立即开了院门:“快进来、快进来,屋里坐。”
陈秀丽看着李欣玥手中的虾:“你们家竟然还做了鱼池?”
李欣玥笑呵呵:“我喜欢吃鱼虾,服务社平常又不大有。”
“山塘那边,鱼虾很多,我老公也忙,所以一次性就会多抓点。”
“阿姨,一会带条鱼去,希望您喜欢。”
师里几个师职干部家里,吃陈家送去的东西可不少。
陈秀丽与李欣玥没打过交道。
不过听过她讲急救课,再者,她与马素英关系也不错。
“那我就不客气了,我那孙子可喜欢吃鱼了。”
李欣玥一听:“您大孙子过来了?”
陈秀丽的长子在大西北当兵,儿媳妇也是部队里的,有两个孙子。
大的孙子六岁了,小的才三岁。
“是啊是啊,那边的小学实在太简陋了,离部队又远。”
“两孩子跟我商量后,就把大的放到我这边来了。”
“先在这上一年育红班,熟悉一下这地方,明年再上小学。”
这年代是七周岁上小学,现在过来正好可以上一年的育红班。
育红班里老师会教一些简单的认字、数数,为孩子们上一年级做准备。
但也真是简单的认认字。
连加减法都不怎么教的。
“那好呀,这样的话,他就会习惯了。”
陈秀丽点头:“是啊是啊,小李啊,我来是有件事想请你帮帮忙。”
“听说你家儿子在教师长家外甥认字呢,能不能带带我家那孙子?”
( ̄o ̄)zz
听到这要求,李欣玥真是哭笑不得:
“阿姨,您不要这么说,孩子们就是在一起玩,哪有什么教不教的。”
“再说了,孩子开心是最重要的,我也不在乎他们能认到多少字。”
陈秀丽的老乡正是陈屹恒的老师,是她与陈秀丽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