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台扎在大队部的晒谷场上。
场中间整整齐齐地摆满了凳子,这是给官兵们坐的。
他们到的时候,四周都是老百姓,一个个扛着小凳子,准备看演出。
今晚的表演,在这海边小村庄里,还是解放以来的第一次。
因为文工团并不经常会去慰问演出。
之所以今年会去,一是与上次抗洪有关,二是去年出了大事,演出几乎停了。
这个年代,老百姓文化活动少之又少。
听说今天晚上这里有演出,附近十里八村的渔民都来了。
老百姓远比部队的人多,把个晒谷场里三层外三层地围起来了。
陈铭川先归队了,李欣玥带着孩子跟在司机后面往台前走。
“嫂子,这里、这里。”
刚进到晒谷场边上,就见人群中谢坤拼命向她们挥手。
李腾飞眼尖:“新叶姨,小谢叔叔在那里叫我们。”
说罢,四只小就飞奔过去……
“慢点,小心别摔着。”
没听见……
没办法,李欣玥只能加快脚步跟了上去。
谢坤赶紧把她带到第一排的右侧,只见四张小椅子摆在那里。
李欣玥有点难为情:“怎么安排我们坐得这么靠前?”
“主任交待的,要留几个好位置。”
这位子……好像真不错?
“辛苦你了。”
谢坤一听“呵呵”直乐:“嫂子,一点也不辛苦。”
“我告诉你,这位子是我特意早早的就来占好的。”
“参加大型活动的最佳座位,都很有讲究,你不知道吧?”
啊?
打汤有讲究,看演出坐位子也有讲究?
李欣玥好奇极了:“有什么讲究?你说说看。”
谢坤的笑得更欢了:“嫂子,我跟你说呀。”
“看演出一定要坐前排,起带头作用。”
“看电影一定要坐中间,起桥梁作用。”
“听报告那就要坐后排,起推动作用。”
李欣玥脸皮猛抽,这帮人,也太能总结了吧。
不过,想想似乎也还蛮有道理的。
不管怎么说,还是很感谢这帮小兄弟的一片真情。
“有水平!这不是你总结的吧?”
“哈哈哈……”
谢坤闻言哈哈大笑:“我可没这水平!这是前辈们传下来的经验!”
舞台高出地面一米不到,坐在前排观看是最佳位置。
李欣玥坐下没一会,谢坤又拿出一个军用水壶递给她:“嫂子,这是主任准备好的水,一会渴了能喝。”
“嗯,谢谢。”
这么热的天,肯定得喝水。
当然李欣玥可不敢多喝,这附近好似没厕所!
人越来越多,整个晒谷场已经被人团团的围住。
晒谷场边的几棵树,上面也爬满了小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