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年的日历即将翻过最后一页。
瑞士庄园的书房里,壁炉里的火焰噼啪作响,映照着苏宁沉静的面容。
《秦良玉》接下来的戏份都交给了孔生导演,毕竟自己每天的事情真的是非常庞杂。
此时,他站在巨大的落地窗前,俯瞰着窗外银装素裹的阿尔卑斯山景,脑海中回顾着这波澜壮阔的一年。
对于普通人而言,一年时间转瞬即逝。
但对于苏宁和他的商业帝国而言,o年,是足以载入史册的战略决胜年,是他在多个关键领域同时落下重子,并取得决定性优势的一年。
“老板,这是天工汽车的年度财报摘要。”阿福的声音通过加密线路传来,难掩兴奋,“‘乔凡娜a’累计交付突破二十五万辆,订单排期已到明年六月。‘乔凡娜ap’开启预售周,全球订单破十万!我们在杭州的级工厂已经启动二期扩建,完成后年产能可突破五十万辆!”
苏宁的嘴角浮现出一丝满意的弧度。
天工汽车,不仅仅是一家车企的成功,更是他利用工业空间技术,将前理念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完美证明。
它像一柄锋利的战刀,硬生生在传统燃油车的坚固壁垒上,劈开了一条属于电动智能汽车的康庄大道。
“告诉雷布斯,”苏宁指示道,“明年的品牌宣传,要突出‘科技普惠’,我们要让‘天工’成为智能出行的代名词。”
“是!老板,只是雷布斯有些不择手段,我担心会被营销所反噬。”
“这是肯定的!雷布斯如今的策略不过是豢养品牌粉丝,出事也是早晚的事情。”
“那老板你为什么不阻止?”
“因为我对天工汽车有信心!乔凡娜的优质不会出现任何问题。”
“这倒也是。”
“阿福,既然我们决定启用雷布斯,自然是要为他的行为兜底。”
“明白!老板,我会一直暗中盯着他的。”
……
与此同时,在文化阵地上,“光怪陆离”同样战果辉煌。
陈晓君在国际长途里的汇报紧随而至:“苏总,《新潜伏》平均收视率锁定年度前三,网络播放量突破o亿次。《琅琊榜》更不用说,已经成为现象级作品,二轮、三轮播放权均创下新高。更重要的是,凭借这两部剧,我们已经彻底在精品剧领域站稳了脚跟,拿下了行业话语权。”
苏宁清晰地记得《琅琊榜》播出时,誉王与霓凰郡主引的全民讨论。
这不仅是商业上的成功,更是一种文化影响力的渗透。
通过荧屏,他塑造的角色和传递的价值观,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数以亿计的观众。
“《秦良玉》的拍摄要加快,”苏宁叮嘱,“我们要用这部戏,奠定在历史正剧领域的绝对统治地位。”
“明白。”
“过几天回国,我给你带了限量款的包包和香水。”
“哼!我才不稀罕!还是给琳姐和你的那个桃姐姐好了。”
“嘿嘿,都有!我一向可都是一视同仁的。”
“呸!渣男。”
而最让苏宁感到布局深远的,却是一个在今年九月份才正式上线,看似与汽车、影视毫不相干的互联网项目——拼多多。
他的思绪回到了o年初,在那间同样位于杭州的办公室里,他与拼多多创始人黄征进行的那场关键对话。
当时,黄征带着他的商业计划书,阐述着“社交电商”与“低价拼团”的理念。
在场的其他投资人都面露疑虑,认为模式过于下沉,利润空间有限。
唯有苏宁,看到了其中蕴含的颠覆性能量。
他当时对黄征说:“黄总,你的模式,瞄准的是一个被主流电商长期忽略的、最为广袤的‘下沉市场’。这不是缝隙,这是一片蓝海。通过社交裂变获取流量,成本极低;聚焦高频次、低价格的日常消费品,能快起量。一旦用户规模和消费习惯养成,这个平台的潜力是无限的。”
于是他当场拍板,大宁资本领投了拼多多,成为了拼多多最大的控制股东,并利用自身的媒体资源和战略视野,为拼多多的早期展提供了关键助力。
如今,仅仅上线数月,拼多多的用户增长曲线已经呈现出爆态势,那种通过社交关系链病毒式传播的威力,正初步显现。
“苏先生,黄征刚刚汇报,”负责互联网投资的副总裁在电话里说,“拼多多季度用户增长过oo,虽然目前还在亏损换市场阶段,但增长势头非常恐怖,完全符合您之前的预判。”
苏宁轻轻“嗯”了一声,一切都在预料之中。
拼多多,将是他未来在互联网消费领域埋下的一枚重要棋子,它与天工汽车(高端制造)、光怪陆离(文化内容)构成了一个奇妙的三角支撑,覆盖了实体、文化、消费这三个至关重要的领域。
结束了一天的工作,书房重归宁静。
苏宁端起一杯红酒,轻轻摇晃。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这一年,他左手握着“天工汽车”这把实体产业的利刃,右手握着“光怪陆离”这柄文化影响力的权杖,而口袋里,还揣着“拼多多”这颗即将引爆下沉市场的惊雷。
接下来进入o年还会有更加牛逼的抖音,所以未来的世界注定是属于自己和大宁的。
从实体制造到精神文化,再到互联网消费,他的商业帝国已然勾勒出清晰而庞大的轮廓,彼此呼应,相互赋能。
他走到巨大的世界地图前,目光深邃。
o年的辉煌,仅仅是一个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