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SODU搜读小说>朕就是万历帝 > 第十五章 众正盈朝(第2页)

第十五章 众正盈朝(第2页)

今天必有大事要生了。

张四维心里哀叹了一句。

朝堂上大浪涌起,千万不要把我给席卷到。

突然,他看到远处高拱和两人站在暗处,人影幢幢。

张四维努力看了几眼,只看到一人身形是葛守礼,另一人实在看不清楚是谁。

过了一会,他看到高拱和葛守礼走了过来,另一人不知所踪。

翰林院隔壁是内阁朝房,高拱走进去后,里面坐着的李春芳、赵贞吉、张居正、陈以勤都意味深长地看了他一眼,没有出声。

啪啪啪,三声净街鞭响起,众臣从各自朝房里走了出来,过金水桥,再过皇极门,来到皇极殿前的广场上。

按照指定的位置,众人一一站好,这一次多了宗藩亲王和郡王三十三位。

上千名宗藩亲王和郡王,审查过关,有资格参加朝会只有这三十三位。

三声净街鞭又响起,乐手们开始奏乐,一架步辇在全副卤薄仪仗护送下,缓缓抬进来。

万历帝朱翊钧头戴皮弁,身穿绛纱袍、红裳、中单、蔽膝,全素无花纹,配玉佩、大带、大绶,着白袜舄,俱如冕服内制。

外罩素缟褙子。

三天前他就开始戒斋,前天身穿冕服去天坛山川坛祭拜天地,昨天去太庙庙告二祖列宗。

御座在皇极殿前丹墀上放着,朱翊钧沿着台阶走上丹墀,转身坐下,乐队停止奏乐,礼部唱赞官唱赞礼,文武百官转身面向北,上前跪拜,向朱翊钧正式行礼。

跪拜行礼后,冯保宣读诏书。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

皇考嗣统三年余,仁德海内,神武之盛,在古罕闻。问复悯念民穷,励精新政,访求利弊,方将大有兴革,纶音未布,遽至弥留。叩天吁地,无所逮及。

今文武大臣百司众庶合辞劝进,尊朕为皇帝,以主黔黎。勉循众请,承父祖之遗志,即皇帝位于皇极殿,改元万历,当于群臣协力,开太平万世之基业以济万民。

父祖尊号已上继而尊母后为皇太后,荣养慈庆宫立薛氏为皇后,宋氏为贵妃,许氏、曾氏、王氏、董氏、葛氏为妃。

大赦天下,令刑部择罪轻可勉者以赦。”

众臣在下面静静地听着,张四维越听越不对劲。

这是正式的即位诏书吗?

二祖列宗的即位诏书,太祖皇帝的最简单,也最有气势!

“朕惟中国之君,自宋运既终。天命真人于沙漠,入中国为天下主,传及子孙百有余年,今运亦终。

即皇帝位于南郊,定有天下之号曰大明,以吴二年为洪武元年。是日恭诣太庙,追尊四代考、妣为皇帝、皇后。立太社、太稷于京师。布告天下,咸使闻知!”

其余诸位皇帝的即位诏书,一个比一个长。

如成祖、景泰帝、英宗、世宗等皇位有曲折的,会花很长一段篇幅,说自己的皇位来得如何正统,然后又巴拉巴拉说自己要如何继承遗志、如何励志图新。

其它皇位传承没有什么问题的,就会说朕即位后,一二三四五会如何做,巴拉巴拉有的诏书会列上几十条,大致等于这一朝的治国方略。

内阁拟定的即位诏书也是这般格式,足足列了十六条,还是精简了又精简,直接被朱翊钧给否了。

我还要统治大明好几十年,这几十年的国策方略全部在即位的诏书里就讲清楚,这不是逗你玩吗?

再说了,我的那些治国理念,能在即位诏书里写出来吗?

写出来我怎么温水煮青蛙?

朱翊钧捉刀亲自修改了一番后,就成了现在冯保读的这份即位诏书,这让熟悉国朝典籍的翰林们大为吃惊。

新皇居然如此标新立异,难道他要自认比肩太祖皇帝,不仅要为大明再打下一片大大的新疆域,还重新为大明建立一套制度?

众臣默不作声。

等到诏书念完,冯保在那里大喊道:“有本早奏,无本退朝!”

沉默了一会,张四维低着头,瞥着眼睛左右看了看。

王遴一党被暂停官职,没资格进皇极门参加早朝,应该没人捣乱了吧。

此时吏部、鸿卢寺、礼部官员按照事先报备的,上前禀奏。

谁谁被任命为巡抚,哪家外藩遣使来进贡

突然,都察院左副都御史王世贞上前,来到御座台阶前跪下,朗声道:“臣有本上奏!”

张四维诧异地看着王世贞的背影,突然意识到什么。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