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们一年到头最多也就去一趟县里,平时都是在镇上的供销社买东西。
主要是一去就得花一天时间,走路太累了,还要挑东西,基本上都是爷们家去。
村里有自行车的就大队长和唐建国家,现在再加上林双鱼的,一共也才三辆。
“不客气。”
林双鱼坐下歇了会,喝了杯白开水,听着茶姐的唠叨,安抚了几句茶姐后就和娟嫂她们切入了正题。
“毛主任,娟嫂,我在县里听说那里的纺织厂能赚外汇,还说有厂子给,给什么加工,你们听说过吗?”
毛兰凤犹豫了一下才说:“这事我们轻易不去打听,就怕被有心人惦记。”
林双鱼去县里的时候就会打听各种消息,每周也没错过报纸,她还买了收音机,知道这个年代并不是什么都禁止的。
“我听收音机里说,有大队搞了合作社,以合作社的名义办厂子,咱们隔壁县就有个村搞了香厂。”
一旁娟嫂也放下手中的针线:“真的?”
林双鱼点头:“真的,而且听说厂子都已经建好了,他们还派了人出去学习呢。”
江鸿飞:“阿鱼,你有什么想法?”
林双鱼又悄悄摸摸干大事
还是江鸿飞懂林双鱼。
林双鱼略微想了一下,就将自己的想法说了出来:“我想着咱们冬天也没什么事干,搞个服装厂,自己设计衣服,至于跑业务这块,得和大队长说。”
出去得带介绍信,不然住不了招待所。
毛兰凤惊讶极了:“你意思是咱十里坡自己建个厂子?”
“嗯。”林双鱼粗略算过十里坡每年的收益,光是粮食方面其实是不够的。
十里坡的村民能吃饱,基本上是用地瓜,土豆还有高粱苞谷大黄米这些粗粮凑数才能安然度日。
但别的收益,比如出海打鱼是有营收的,因此十里坡想要筹建一个小厂子,应该能做到。
唐守一他们肯定会犹豫。
钱砸进去什么时候能出效益,到底能不能搞,他们会有顾虑。
这话在娟嫂几人心中掀起惊涛骇浪:“林知青,我们,我们女人能干啥?”
林双鱼语气认真:“大家不要妄自菲薄,领袖都说过女人能顶半边天,娟嫂,要对自己的实力有信心。”
毛兰凤是这群妇女的主心骨,她说话都有些不利索了:“可,可,大队长,他们能,能同意?”
林双鱼也放下手中的针线,和毛兰凤几个掰开来详细说了服装厂的事。
几人听完后脸上全是激动,脸都红了。
毛兰凤也是认得几个字,去过县里开会的:“林知青,我们这冬天确实没什么事做,下大雪,雪太厚,根本做不了事,村里的妇女都是在家做自己穿的衣服,来年春天的鞋子啥的。”
大家的针线活都不差的,就是款式她们比不上供销社的时髦。
都还是以前的手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