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敢当元侯谬赞。」魏照态度恭敬起来。
「我听闻辰安精通诸法,考取玄天学宫、坤元地宫的治经博士,如探囊取物「不知你可有治本我派的经典?」庞元稹问道。
赵兴放下茶杯,轻笑道:「也略懂一点。”
庞元稹拱手道:「愿闻高论。」」
赵兴悠悠道:「根之所属,植物也。具物性、我性、道性。」」
「物见其理,我见其道,道见其法。」
「本我既天地,窥本我之道,即窥天地之变。’
对面的十几名司农,顿时就骚动起来。
庞元稹则是面露讶异。
因为赵兴聊的是本我派经典:《植物法理·三性论》。
破题两句很精辟,是对三性论的总结。
《植物法理·三性论》,是很高深的理论,几乎只有高品才会钻研它。
「通物性知其理,通道性知其法。」
「理法何用乎?」
「种百草以改天时,养万树以制地利。’’
又是三句出来。
庞元稹盯住赵兴,目光中充满异色。
旁边的诸多四品官,如魏照、杨松等人,则是面露震撼之色。
如果说前面三句只是对经典的总结,很精辟但还不算惊艳。
後面这三句,就是在拿经典来注解自己理论了。
而且观念相当的大胆!
本我派的理念是挑选神枝、仙木、不断优选其後代,进行杂交,使得其无惧任何天时、地利。
再恶劣的环境,也能存活下来。
围绕的都是如何培养植物本身,排除掉天时、地利两种因素的干扰。
现在赵兴提出来的观点,却把天时、地利加了进来。
不过,他提出的观点是:用植物去改天时、用植物去养地利!
这样一来,岂不是将本我派,置於三派之?
简直太对本我派的胃口了!
但对胃口是一回事,还是要有充足的说服力,形成一套完整的理论才行。
十七人的目光,都紧紧盯着赵兴,希望他接下来能说出充足的论据。
最好还要给出实际的应用领域。
否则的话,这些话,也不过是空谈罢了。
「昔年苏圣公,着《防灾本草》,记述植物12类17oo余种,囊括十九州之地。
「有藤名曰「净水藤’,移之混水,半日水清,民可饮之。」
「又有神树‘天地清’,种於毒瘴之地,三年毒瘴散,恶地化沃土。」」
「毒瘴之地,何以化沃土?毒瘴盖因天之六气混乱,寒、阴、燥、晦、明交错而生,乃天之恶气。’
「植物纳於本我,则六气散,阴阳复均衡,岂非改天时也?’」
「地火莲紮根火焰山,久之,地火由太阳转少阳,种之者众,百万里火焰山亦化灵山,岂非以植物养地脉乎?」
「沙漠尘暴纷飞,植树百万可阻,沙漠亦化绿洲也。」’
「凡森林茂密之地,则多云雨—。—”
赵兴侃侃而谈,听着的司农们,则认真的拿笔在记录。
苏圣公,指的是上古圣贤‘苏颂’,他有经典《防灾本草》《救荒本草》流传於世。
里面就讲了很多神奇植物,能够在极端环境下生长,并且描述了对地貌产生了改变作用。
但他只强调了植物本身的神奇特性,并没有深究植物对天时、地利的影响,
从本质上剖析原因。
赵兴则是从阴阳五行出,站在更高的角度去阐述植物生命对天时和地脉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