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卞:“有机会可以试试。”
捣腾土特产是以后有机会才需要考虑的小问题,现在小绒毛要先大展拳脚地试验多落点到货功能。
为了把落点全面设置好,小绒毛勤劳地跑遍了全村所有房间,且对每一个房间都进行了无死角的探索,保证自己在送礼物时,想放床下、柜子里、米缸里、柴堆里……全都没有问题。
村里很多人都注意到了这只灰扑扑的小猫到处跑,但他们没有意识到这就是他们心心念念的猫仙本仙,也没有把它与礼物联想到一起。
因为觉得它太小只了,搬不动礼物。
尤其在发现这小猫还进入了田芳家,村里人猜测:“这是新来的猫?迷路的猫?对绒村一无所知的猫?猫仙这次不养人类孩子了,改养猫孩子?猫孩子好像有点傻。”
小绒毛:你们才傻。不识货。
小绒毛进田芳家只是为了以防万一,考虑到也许偶尔需要送他家一点恶作剧物品。
小绒毛:但多数时候送礼当然都不会算上他家。
比如,这设定好所有落点的第一次送礼,就没有田芳、廖胡和廖二柱的份儿。其他村民则每人收到十条蚕宝宝,还附带桑叶。
村民们:……比上次那蟑螂强。
上次拿到仿真蟑螂后,全村凑到一起研究了好一会儿,一个老人才想起来那玩意的原型应该是外地蟑螂。
这一次,大家也是一起研究、集思广益。
不过这次找出答案更加轻松,因为村长家除了收到蚕和桑叶外,还收到了一份图文并茂的养蚕手册。
村民们紧张:“给了这么详细的指导,是要求我们必须养好的意思?”
小绒毛:不是呀,手册是买蚕时卖家附赠哒。
作为相对最了解猫仙的人之一,廖大柱说:“应该不是必须。猫仙极少强迫人做事,就像之前它也随便我们处理它给的礼物,吃或者用或者卖都任由我们。”
廖大柱:“猫仙这次的意思应该是,如果有谁想好好养,就照着手册上教的做,如果不想认真养,就不养吧。”
“或者可以交给想养的人一起养。”
“如果能抽出很多蚕丝,能卖很多钱吧?”
“我们应该养不了那么好。”
“猫仙给的手册里根本没提怎么抽丝,到结茧就完了。”
“猫仙可能觉得我们能把这些蚕养到结茧就算成功。多数蚕可能在结茧之前就被我们养死了。”
“这些桑叶不够它们吃到结茧吧?猫仙还会送更多桑叶给我们吗?如果不送,我们去哪儿找新鲜桑叶?蚕还吃其他东西吗?”
……
村长听得眉头直跳:你们现在是一点不掩饰地提“猫仙”了是吧?连用“那只猫”遮掩一下都不肯了是吧?
顾晴注意到村长的表情,忙提醒大家:“叫它小绒毛吧。它不介意人们叫它的本名。”
“怪不尊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