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绒毛:人类问蠢问题很正常,没必要鄙视,猫可以平和接受。
蔡英左侧的同学又凑过来看,小声说:“幸好我当初没选择养猫。我就猜到即使是游戏,猫看人类也是俯视姿态。还是仓鼠好,傻乎乎的。”
右侧同学:“明明是狗更好。只要认了主,就会对主人千依百顺。”
蔡英:“小绒毛最好。不管小绒毛是不是猫,只要小绒毛是小绒毛,它就是最可爱的。”
左侧同学:“这儿没话筒,你家小绒毛听不见你对它的赞美。”
蔡英在记事本上打字:小绒毛天下第一可爱。
小绒毛回复:我知道呀。
左侧同学:“哎哟喂,猫这种生物果然是太自恋了。”
蔡英也伸头去看附近同学们的屏幕,发现大家几乎都登录了各自的宠物。
不过有些人登录后是认真地陪着宠物做任务,有的则是把宠物放在一旁,自己去玩电脑上的其他小游戏,还有的登录宠物只是为了在自己做作业时有个伴。
蔡英与同学探讨:“这算是一款大热的游戏了吧?”
同学:“在我们学校挺流行的,但上周我表姐来我家玩,她说她没听过这游戏。她是在隔壁市念书。”
蔡英:“我在论坛里跟各地的网友们聊时,不少人都说玩过或者起码知道。”
同学:“你是想说我表姐脱离流行了?”
蔡英:“我是在思考,我接触的那些论坛里的网友,与这款游戏的用户群体,为什么重叠度那么高。”
同学:“可能是因为你逛的那些论坛正好是这游戏的商家集中打广告的区域?”
蔡英面露恍然:
“有道理。仔细一想,我好像确实在每个论坛里都看到了这游戏的广告。但好像没见过线下广告。”
“也就是说,一个人如果不逛那些论坛,其身边又没有人玩这游戏,那么他的确可能没有渠道知道这游戏的存在。”
同学:“我已经把这游戏推荐给我表姐了,她很喜欢。也许等过几周再联系时,我表姐的学校里这游戏也会风靡的。”
蔡英感到高兴:
用户越多,游戏商才越有优化这游戏的动力。开通充值渠道后,回本的几率也才越高。
只有当游戏商有钱、当这游戏能源源不断地带给游戏商可观的收入,这游戏才有可能长长久久地运营下去。
蔡英采访同学:“如果这游戏开通充值,充值后可以给宠物购买更美味的食物、更精致的玩具,解锁更多互动模式,你们愿意充值吗?”
有同学表示:“零花钱能承受就可以啊。”
也有同学说:“我就是随便玩玩,没必要花钱吧。感觉给虚拟的东西花钱很不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