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这到底是人类的社会呀。”
……
总之,虽然机器人的待遇没有得到充分的保护,但工资肯定是能到账的。
即使少点,但要满足流浪猫的生存需求,绝对富足。
小绒毛此次壳子的原主猫认为,它假扮机器的最大难点是:如何拿到收工资的账户。
人类在给机器人发工资时肯定不会发现金,而会转入机器人的唯一绑定账户中。
也就是说,原主需要获得一个机器人账户,保证它能收到工资,也能使用工资。
正常情况下,机器人的账户是出厂时自带的,是嵌入其系统的账号。
原主猫显然没有这个条件,但原主猫交到了一个机器人朋友。
这样说顺序有点颠倒,正确顺序应该是:
原主猫先交到了机器人朋友,然后具体了解了机器人的工作领工资模式,最后才产生了假扮机器人打工赚钱的天才想法。
原主猫与这个机器人朋友认识时,该机器人已经坏到无法维修了。
——这就是打工机器人遇到黑心人类老板的一个悲惨案例。
为了修理自己,该机器人几乎花光了它的所有存款。
只剩下不够再进行任何修理项目的几十块钱。
遇到原主猫后,该机器人本着“几十块钱也是它付出劳动赚到的,不能白白让人类回收”的想法,给原主猫买了一袋猫粮加一个小毯子。
小毯子被放入从垃圾桶捡到的一个破了一角的塑料小箱子中,给原主猫带去了一些温暖,也促使原主猫坚定了自己赚钱的念头。
坏掉的机器人理解了原主猫的意思,说:
“虽然我的硬件软件都坏得极其严重,但工资账户还完好——以我刚刚给你买的东西为证——你用得上的话就拿去用吧。”
“祝你遇到糊涂又松懈的老板。”
这位即将报废的机器人不仅慷慨地将自己的存款账户,也就是自己的身份,让给了原主猫,还将自己所有能提取出来的身份信息及部分辅助数据存入了一小块芯片中。
接着机器人将自己身上相对最好的材料剥离下来,给这个芯片套上了一个使用方式极为简单的、佩戴尽量舒适的猫项圈,戴在了原主猫的脖子上。
当原主猫需要收付款时,它可以正大光明地用脖子去蹭一下对方的收付款机器,然后肉垫碰一下项圈,就能完成交易。
——肉垫碰的那一下相当于人类的指纹确认,也相当于机器人的长串密码输入。
机器人问过原主猫:“数字你都认识吧?常用字认识多少?”
原主猫严肃回应:“买饼干、买玩具的那些数字我都认识。小数点也认识。字的话,认识元、百、千、个、件、袋……呃……还有瓶、包、盒、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