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小孩却似乎并不需要小绒毛的言语回应。
他左手摊开放在小绒毛旁边,双眼期待地看着小绒毛。
小绒毛想了想,跳入小孩的手心中。
小孩露出一个大大的笑容。
他一手托着小绒毛,一手重新抱起花盆,貌似心满意足地坐到了房间角落。
小绒毛在这极为安静的环境中待了一会儿后,顺着小孩的手臂往上爬。
小孩的目光一直追随小绒毛移动,直至看到小绒毛爬到他的肩膀上。
接着小绒毛一跳,小孩的耳朵传来痒意。
小绒毛对着小孩的耳朵眼大吼:“能听到吗?”
小孩:“……”
小绒毛:“啊,就算你听到并给了我回应,但如果你回应时忘了附加能量,或者能量不足,我在这个位置也听不到呀。”
小绒毛又从小孩的耳朵跳下来,落回到他依然摊开、好像还有点僵硬的手掌上。
然后抬爪指向小孩的嘴,意思是:送本猫到那里去。
小孩愣了好几秒才领会到小绒毛的意思。
他缓缓将手抬高。
抬高到与他嘴平齐的位置。
接着又是与他眼睛平齐的位置。
最后停止在耳朵旁。
小绒毛:……这孩子不行,跟我没有默契。
不过既然到了耳朵附近,小绒毛就顺便再吼一嗓子:“我叫小绒毛!你呢?”
小绒毛觉得这句和前面那句小孩应该都听见了。
它能感知到声音能量是在触及到小孩的鼓膜后才完全消散的。
果然,小孩迟缓地移动手,重新让小绒毛与自己的眼睛平视,回答了小绒毛的提问:“池岘。妈妈取的。”
小绒毛:
这句回答里也加入了能量。
不对,其实我发出的声音里也有能量,有声波的震动,只是这种能量不是会在我存款里体现出数字的情绪能量。
原来池岘使用能量说话的方式并没有浪费能量。严格说来,也许他的说话方式还比我的更省能。
因为他让他的声音笔直地只传入我的耳中,我发出的声音却是全方向无差别扩散。
而且即使不说能量,我吼那么大声也存在费嗓子的问题。
嗓子吼累了、吼痛了,还得花能量治疗,还是不省能量。
所以我需要学习池岘的说话方式。
嗯,把这种学习当作新技能训练,而不是说话,我就不会心疼能量消耗啦,只会觉得值。
想到此,小绒毛仔细回忆池岘两次说话时能量的流动方式。
但在小绒毛想清楚之前,池岘突然将花盆挪到紧贴墙角的位置,并用破布严密盖住,托着小绒毛的手则虚握成拳,也是把小绒毛藏起来的意思。
小绒毛竖起耳朵仔细听,却没能听见任何可以让它判断池岘发现了什么的线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