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口上,人头济济,大家都围着牟三看他的「把戏」。这老头微不足道,那书生则不过是外乡人罢了。
陈初六一行人也在冷眼旁观,猜测那书生有无办法。若是一年前,陈初六上去就抽那泼皮了,锄强扶弱,伸张正义,这是少年大侠的梦想。
可如今看来,可怜之人不一定就值得扶助,可恨之人,未免就坏透了心底。加上如今已经是官场之人了,陈初六压制住内心赤膊上场肉搏的想法。
只见那书生站出来拦住,反客为主,不容反驳道:「在下不才,喜欢猜棋子,很在行的,不如让在下来猜吧」
「好,既然是天定,那谁猜都无所谓,那就你猜。」
「我猜你左手是黑子……」
牟三摇摇头:「你猜错了。」
书生拿摺扇往牟三右手麻筋上一敲,一颗白子从牟三手中滑落,书生笑道:「你看,我猜对了?」
为官的看客,明白的和不明白的,都是叫了一身好。陈初六也是微微一笑,此人有点小聪明。
牟三见被人识破了计策,大势已去,指着那书生道:「你给我等着!」
丢下借条,转身而走。
见牟三吃憋了,人群中爆发出了叫好声,老头携小女拜谢恩公,老泪纵横,自不必多说。
可陈初六又不明白了:「高阳丶刘沆,他这泼皮,为何还真把借条拿出来了?若是我为无赖,便会秋後算帐,」
「盗亦有道,各行各业有自己的规矩。他用欠条丶柳条诈别人钱财,却不肯杀人越货,其实也是有底线的,而说话算话,也是他们这一行人的规矩。」刘沆回到。
「是啊,他这等人,设陷害人,本就不被人看得起,若是说话不算,就失信了。在江湖上,成了人人喊打的过街老鼠,百姓丶同行皆嫌之。此等下九流之人,不怕官府,却怕同行啊。」高阳也是道。
陈初六微微颔首,这下九流的行业自律倒是值得圈点。高阳笑道:「东翁,热闹看完了,我们赶路吧?」
「唔,不急。」陈初六笑道:「等人群散去,把那为首的书生叫来相见。」
「哈哈……东翁,这是有爱才之心?」
陈初六不语,但表情已经说明了一切。等了不到一盏茶的功夫,路人们都是散去了,书生一行也走到了这边。高阳丶刘沆走上前去,行了儒林中的礼道:「这位公子,我家东翁有请。」
「东翁?你家老爷是……」那书生问道。
「你来了就知道了。」高阳拱拱手,带着那为首的书生带到了马车面前。
书生恭恭敬敬长揖一下道:「不知这位老爷有何指教?」
陈初六不掀开帘子,在马车里问:「年轻人,你叫什麽名字?
书生回到:回到:「晚生包拯!」
瓦特?陈初六坐在马车里面不由得一惊,掀起一点帘缝,看那书生。此人仍旧保持着长揖的鞠躬动作,没有起身。看他模样,倒是难得的清秀,关键是……一点也不黑,而且还白!比满大街微黄的面孔要白多了……
陈初六下意识道:「包拯……不对啊,你不是包拯啊。」
包拯一头雾水:「在下庐州合肥天圣二年举人包拯,敢问这位老爷是……」
「庐州合肥?没错啊,地址也没错!」陈初六问道:「包拯啊,我听说你生下来的时候很黑,黑得跟炭一样!我还听说你过斑马线是一会儿消失一会儿出现的……可你,怎麽就是白的呢?」
包拯的脸色变了变:「这位老爷既然不肯说清楚自己的名字,又出言有辱晚生,那恕晚生不告而退了!」
「哎哎哎,别介别介,怎麽一言不合就走了呢。」陈初六掀开帘子,高阳见此也知道了陈初六的态度,便笑骂一句:「你这年轻人,怎麽有眼不识金镶玉,这位是天圣二年连中三元的状元郎,当今资善堂直讲陈大人啊!」
「什麽?!四为才子,陈直讲?」包拯抬起头来,看了一眼陈初六,赶紧长揖道:「学生包拯,拜见陈直讲。」
「看样子你认得我?」
「学生於四为诗社中听陈直讲说过一次诗会,记得陈直讲的相貌,方才陈直讲在车内,听声音一时没有认出,还请陈直讲恕学生无礼。」包拯十分激动地道。
「唔……此处人多,我们找一个僻静点的地方再谈。」陈初六呵呵一笑,没想到这铁面无私的包青天,早已经成了自己的粉丝。
只不过,陈初六还是奇怪,他为啥一点也不黑呢。找了个茶楼,坐下来一细谈,方才知道。这历史上的包拯,与戏剧小说里的包拯,乃是截然不同的两个人。
传奇小说里的包拯,是一群苦哈哈的穷苦百姓……哦,不,是伟大的古代劳动人民,臆想出来的清官。成神成圣,被捧到了天上。後来进入了戏剧,因为脸谱色彩的原因,包拯逐渐成了一个大黑脸。
历史上的包拯,远没有那麽传奇。其父在真宗时中进士,官途不是很顺,知县这一级别的官挨个尝了一遍,还管过茶丶盐等东西。
掌管茶丶盐,向来是发财的好机会。所以包拯家里,恐怕也不是很穷,至少与小说清苦的出身相去很远。
但可以确定的是,包拯是个比较聪明的人,为官之时,是清官,为百姓做过不少事情。但现在,这位包大人,对陈初六佩服得五体投地,如果陈初六让来当幕僚,包拯是欣然前往的。
但这一位好官,陈初六却不想耽误他们。高阳丶刘沆这等不成器没出息的人,陈初六才招来做幕僚,顺便亲自调教,使其成才。
既不想让其当幕僚,陈初六便自降身份,以友人身份相称。交流了几首小诗,包拯悟性非凡,茅塞顿开了不少。
交谈甚欢,陈初六没忘了看天色,见耽误了不少时间,陈初六笑道:「小包啊,本官要出城办一点小事,那在此别过吧?」
包拯好像并未尽兴:「陈直讲,包某愿随您出城,再交流一下文章之法。」
见他这「不知进退」之状,陈初六颇有些感慨,初生牛犊不怕虎,包拯是个有点愣的小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