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若秋一直没有锅,宋云淮会想到这点,也是之前分给那几个女人粮食时,让送了个锅去。
不然空有粮食,干吞着不定是要人命。t
于若秋想了想,“那我用银子买吧。”
她不在意这麽一个锅,但确实是目前她最需要的东西。
银子于她不是必须,何况她突然想到,如果用银子换那些东西,说不定村民会高兴。
她还得跟这些村民相处,能让村民得了实惠,那些人越高兴,至少会对冬冬态度好些。
她不奢望队伍里的人多照顾她。
宋云淮听罢,微微颔首。
之前于若秋都是借用李寡妇的锅,虽然用着不费事,但每次都得等李寡妇用完才轮到她,有时休息时间赶,过于仓促。
如果能有一个锅,会方便许多。
她一个人用不上大锅,大锅烧的慢,不如小锅方便。剩下的那部分银钱她不分了,只当抵这个锅的钱。
她原想把手上的银子给出去的,但拿到手不过二两多,这麽点钱只堪堪抵了锅的价格。宋云淮说之後也会给她分钱,她一想,干脆将那部分让了出去。
宋云淮对此没说什麽,于若秋不是没有主意的人,不会不知道两者间的价值不对等。
那个箱子里的银钱少,更多的是珠宝首饰,能换的钱远比这部分现银多的多。
于若秋和宋云淮说事时,有意无意会避开人群。间隔不过分远,又不会出所有人的视线范围内,是一个男女间对话的合理距离。
有时两人聊的内容不便他人听到,不知不觉养成了这麽个习惯。
也许是两人交谈时神色尚可,几个女人中走出来一个年轻的女孩,怯生生的,于若秋认出正是那个跟她说了不少消息的女孩。
对方叫赵青花,应该是被其他几个人推出来的,结结巴巴问能不能跟着他们队伍的人一起走。
宋云淮想也不想拒绝了。
这样的行为并非说他没有善心,而是这一路看的太多,帮了谁总会有人不满,不如不帮。他能帮一两个,帮不了所有人,不帮反而是最公平的。
也因此,显得于若秋这个意外格外惹人瞩目。
之前村民不是没有过可怜别人的时候,但偷偷送的食物很快被抢走,更多人蜂拥上来,从讨要变成了明抢。
後又碰到过几次其他队伍因为善心被抢的事件,村民不得不练就一副铁石心肠。
这世道,谁又不可怜呢?
他们不能帮了别人,反害了自己。
赵青花被拒绝,没敢多说什麽,低着头可怜巴巴回去了。
没多会,又过来了一个瞧着二十来岁的女人。说她们有人乐意给队伍里的单身汉当媳妇,几个女人什麽都不要,只要能加入队伍。
于若秋闻言诧异了下,随即很快明白过来。
就连她都时不时被提醒嫁到村里才是最好的选择,更不要说这些突然出现的女人了。
对方这麽一说,宋云淮反而不方便直接开口拒绝,说会跟村长商量下。
他没想过成亲,但村里很多老光棍一直都想娶个媳妇。这些人不仅是穷,长得也颇有些不堪入目,或多或少有些不能忍的缺点,这才一直打光棍到了现在。
逃荒不久,缺粮的人越来越多,路上有明着卖儿女的,一个黄花大姑娘只要一袋粮食就能换,不是没有人意动。
可惜那时候他们同样没有多馀的粮食,一袋粮食他们有,但人多了,可不得多一张嘴?
最後都拒绝了。
可现下离府城不远,又得了一笔意外之财,这几个女人手中有粮,平白多个漂亮媳妇的事,还真不一定有人不乐意。
宋云淮跟村长一商量,有不少听了意动的。不过大家都能猜到这几个女人在山上的遭遇,真正愿意的少。
那些有盘算的,就想着都是逃荒来的人,他们手中有钱有粮,娶个什麽都没有人家的姑娘,还不是手到擒来的事。
只几个貌丑家穷一直娶不上媳妇的汉子,看着忍不住心痒痒起来。
这年头娶不上媳妇的能有个女人就不错了,对其他在意的不是那麽多。
最重要的是,这几个女人都漂亮啊!
他们平时连个寡妇都娶不上,那些女人长得还不好看,这突然什麽都不用出就能娶个漂亮媳妇回来,不由搓了搓手。
家里有长辈的都不会同意娶这麽个女人,那几个能自个做主的男人都是家里没人管的,有些甚至还是癞子和懒汉。
不过于若秋没有忽略这个时代女人的智慧,她们所求不过是活下来。不管是到了府城自个跑了,还是之後合离另嫁,都是出路。
最後,一共有三个女人被带了回来。
瞧着都是嫁过人的妇人,赵青花不在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