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下来的时候,她干脆交李娟算数,往後可以帮她收银子。字也得学,她有个专门的账本,每日都得盘账。
宋云淮知道她开业的日期,前一日上门送了一头狍子,给她作为开业礼,言明当天应是不来了。
这一天生意很好,于若秋发觉人手好像有些不够用。几个人都在前头铺子,後面没人忙活了。
李秀梅清理的活不重,这些事最後都分派给她身上。
中间同样出过岔子,不过最後都解决了。
到了酉时,铺子关门歇业,于若秋感觉累的不轻,比自己摆摊还辛苦些。中午和晚上都是囫囵吃点东西,太忙了。
客人得知买二送一的活动,都觉着得了实惠,几乎都没有停下来的时候,最後茶叶蛋都卖空了,临时多煮了一锅。
幸好她准备的东西多,其他的卖完就卖完了,茶叶蛋是她的招牌,不能少。
她给几个人都分了点辛苦费,一个买早餐的夥计需要住店看着铺子,早上卖早餐得起早了,另一个夥计午前到店铺即可,不过他刚上岗,铺子没开人就来了。
这年头活计不好找,干什麽都是带着亲戚家人,沾亲带故一大家子,自己人都不够分,哪里回去找外头的活计。
这两活计面上不显,心里都暗暗打定了主意要好好表现,长久地留下来。
人散了,于若秋想着明日生意该是差不多,活动一共三天,後两天还有的忙。
之後可不能像今天这样了,再忙也不能不顾身体。
李秀梅做饭的味道不差,就是一点,不爱放油。习惯了节俭,做菜的时候都是省着用,于若秋说了几次,这才改过来。
回去後,她让李秀梅中午晚上不忙来店里,可以先让李娟帮一点忙,她负责给店里的人送饭。
不能总像今天这样,一天三顿地吃馒头。
当然,她也会给李娟另外发一份钱。
李秀梅当即惶恐,“只是干点活,不用给钱,于老板尽管吩咐就行。”
于若秋,“一码归一码,我给你们的月钱是负责家里的活,店里是另一份工,你们若是不要,我就得另请人了。”
李秀梅这才按着李娟道谢。
李娟年纪不大,却也是自小干惯了活的,明白自己能多拿一份钱,心里高兴。
她明白,钱是很重要的东西,买什麽都得要钱才能换。
回到院子,李秀梅和李娟还得忙家里的活。这几日忙得晚,她让先别忙,帮忙烧个水就成。今天也累了,早点休息,明天还得去铺子。
先给冬冬擦洗完,哄着睡下,于若秋就着油灯,开始数钱。
店里人多,幸好冬冬不怕人,一直跟她待在柜台後,也没闹着要出去。
拿出账本t记账,她用的现代习惯的阿拉伯数字,一笔笔清楚地记上,包括准备这些东西的成本。
一锅粥卖了500文,茶叶蛋600个,买二送一,400文,关东煮和烧烤买的也不错,全部材料卖完赚了526文。
皮蛋粥目前是无本买卖,不算支出,茶叶蛋支出300文,买的蔬菜和肉300文,算起来一共赚了826文。
一个夥计第一个月是二钱银子,转正看着加钱,加上李秀梅母女,支出七钱,一钱银子是100文,就是700文。
开业三天于若秋没想赚钱,能不亏本就成,扣去柴火等等费用,还能赚一点,比她想的好一些。
後头原本的竈台是两个大锅,跟农家的竈台差不多,于若秋给院子里多砌两个单独的竈口,专门用来煮茶叶蛋。
厨房不是不能改,得改烟囱,这是别人的铺子,她在院子里砌两个竈台到时候拆了就成,改多了不好交代。
明日可以让李秀梅在後头的竈台做饭,现在凉快,往後夏天热了,再另外考虑。
算完账,于若秋洗了个澡,躺下没一会便睡着了。
第二日,客人只多不少。
下午宋云淮来送了趟猎物,从後门赶车进的铺子,见于若秋忙得脚不沾地,没多说什麽离开了,她只顾得上跟小黑打个照面。
粥一早熬上了,这事交给住店的夥计办,茶叶蛋是在离开前煮上的,里面加了柴火,小火煮上一晚。
昨日准备的少了,今天于若秋宁愿多煮些,剩的给几个夥计分一分也成。
工钱她都是按市面上的价格给,现在看这两人忙得一天到晚不歇,像是给少了。
不过这个月定数,月底可以给些赏钱,下个月再涨一些。
不知道其他铺子的夥计是不是也这样,但于若秋觉着干多少拿多少,不好使了劲压榨。
原本买了刘秀梅母女是想帮着干点院子里的活,最後反而是帮了她不少店铺的忙。
蔬菜和肉清洗丶处理丶串成串都需要不少时间,这些都是于若秋另请了帮工的,又是一份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