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SODU搜读小说>1980巴山猎耕记 > 第289节(第1页)

第289节(第1页)

&esp;&esp;陈安掉头就跑。

&esp;&esp;滚滚追了几步,看着陈安跑远,终于停下脚步,咿咿地叫个不停。

&esp;&esp;陈安回到家里休息了一阵,看时间还早,跟冯丽荣打了招呼,挎着猎枪,往口袋里装了几颗子弹,提着锄头,领着猎狗就往山里走。

&esp;&esp;答应过要陪冯丽荣去县城看望她老汉和阿公,总要带点东西。

&esp;&esp;家里边就是一些腊起来的猪肉和各种野味,还有就是前几天刚挖回来,专门留着的那点黄精,他准备抽两三天时间,弄点竹溜子什么的,到时候一起带过去,让他们尝尝鲜。

&esp;&esp;这些东西,也是冯丽荣她阿公所需要的。

&esp;&esp;馆子虽然没开了,但老人也说过,住在县城外的老宅,若是有人想吃他做的野味,他还是可以弄一下的,也能有点收入。

&esp;&esp;也不知道老人身体怎样,冯学恩新找的工作如何。

&esp;&esp;结婚到现在,一转眼都快有半年时间了,确实该去走动走动。

&esp;&esp;陈安所去的地方还是重生回来第一次去挖竹溜子的老梁包,那大片的茅草坡,他已经有一年多的时间没去过了,说不定今天就能有收获。

&esp;&esp;那里山沟里没水,他也就没带水桶之类的东西,找到竹溜子,只能靠挖。

&esp;&esp;好在那片地方下方的土层坚硬,竹溜子的洞穴大都比较浅,还算好挖。若是在田间地头,那就深了,搞不好一天到晚都刨不出来。

&esp;&esp;这几天,几条猎狗天天有野猪肉吃,大概是吃饱了的原因,多少有些懒洋洋的。

&esp;&esp;一个小时后,陈安到了老梁包。

&esp;&esp;放眼所见,大片枯黄的茅草叶,在冬季霜雪摧残和早春的风雨蹂躏,已经倒伏下来,腐烂后,它们会成为来年新生的茅草的养料,也为各种小动物提供了很好的隐蔽场所。

&esp;&esp;此时,新嫩的茅草叶已经刺破干枯茅草的覆盖,大片茅草坡已经能看到新绿。

&esp;&esp;到了地方,陈安四下扫视一眼,扎紧裤腿,开始在草坡上搜寻起来。

&esp;&esp;不失所望,大半个小时的时间,他在草坡两个相距四五十米的灌木丛根脚,看到了竹溜子啃食灌木根脚树皮的新鲜痕迹和颗粒粪便,很快就找到了藏在枯草缝隙中被刨出的小土堆和洞口。

&esp;&esp;估摸着两只竹溜子都不小,他提了锄头开挖。

&esp;&esp;挺深的洞道,也就注定这是个体力活。

&esp;&esp;挖第一只的时候,陈安先尝试用了敲洞的法子。

&esp;&esp;把周围的杂草砍光,用木棒敲击地面,不过两三分钟,竹溜子受到惊吓,从洞里跑出来,被陈安眼疾手快地抓住尾巴给逮住,有差不多两公斤大小。

&esp;&esp;刨第二个的时候,敲了半天,完全没反应,只能靠挖。

&esp;&esp;几条猎狗在旁边嗅着,洞口太小,它们帮不上忙,哪怕是体型最小的娇娇也不行。

&esp;&esp;挖着挖着,洞口就传来咯咯的磨牙声,竹溜子探出脑袋,露出锋利粗大的门齿,发出呼呼的声音冲着陈安示威,还挺凶,只是陈安伸手试图将它逮住,它倒是挺机敏,往更深的洞里钻,只能继续挖。

&esp;&esp;挖到最后,揪出一只母的。

&esp;&esp;原本他以为已经逮完了,结果发现娇娇窜到挖出的沟槽里,还在不停地朝着里面嗅,一双前爪飞快地刨土。

&esp;&esp;一看这情况,陈安就知道里面还有,再看看这只母竹鼠,发现竹溜子腹部的的毛被拔掉,立马知道,里面有小的竹溜子。

&esp;&esp;哺乳期的竹溜子,会将腹部的毛给自己拔掉,方便喂奶。

&esp;&esp;洞都刨成这样了,陈安只能继续挖,将小的也挖出来。

&esp;&esp;他现在才明白,这只竹溜子那么凶,原来是在护崽子。

&esp;&esp;要是早知道铲了崽,他也就不会动手了。

&esp;&esp;这玩意儿,一年四季都可能产崽,着实不好判断有没有幼崽。

&esp;&esp;现在,只能将那些小的刨出来,一起带回去养着。

&esp;&esp;他本就有这想法,算是提前尝试,积累点经验也好。

&esp;&esp;当刨到小竹溜子的时候,好家伙,六个毛茸茸的小东西缩在一起,是真能生。

&esp;&esp;就在陈安将几只竹溜子安置在布包里扎好袋口的时候,在十数米外到处嗅着的进宝忽然吠叫起来。

&esp;&esp;陈安走近看了下,发现是一个新刨出来的洞穴,不是竹溜子,而是一只猪獾子。

&esp;&esp;倒是一个挺意外的收获。

&esp;&esp;涨点教训

&esp;&esp;山上野兽多,但山里人,在过去,大都是三户——是农户,又是药户,也是猎户。

&esp;&esp;早年间,农业学大寨那会儿,社员到公社山中修梯田,吃大锅饭,那是大工程,干活辛苦,经常组织民兵带枪进山打猎,改善生活。

&esp;&esp;换句话说,其实无论是采药还是撵山,家家户户多少都会一点,只是像李豆花、陈安他们,更为精通、专业,而且,为了工分,大多数农户也都不得不减少进山的次数。

&esp;&esp;山里人把野兽习惯叫什么什么“子”。

&esp;&esp;把狐狸叫狐子,把獾叫獾子,把豹叫豹子,把豺叫豺狗子,把黑熊叫黑娃子,野猪叫山猪子,把鬣羚叫山驴子,把麝叫麝香子或者香獐子…

&esp;&esp;猪獾子,不是猪獾,而是豪猪。

&esp;&esp;这玩意儿和刺猬一样,身上有刺,是它的防护武器,是个挺麻烦的东西。

&esp;&esp;猪獾子在周边山里已经很少见了,至少陈安这一年多的时间了,还是第一次见到。

&esp;&esp;今天能在这片茅草坡上碰到这么个洞穴,确实挺意外。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