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SODU搜读小说>《商朝:神话与人性的对比》 > 天命的转移(第1页)

天命的转移(第1页)

天命的转移

商朝的天空中弥漫着诡异的气息。日月无光,星辰晦暗,连普通的百姓都察觉到自然的不安。自比干殒命,妲己操控纣王以来,商朝的气运似乎被撕裂了一个口子,积累了数百年的兴盛逐渐化为无边的颓势。

这一日,朝歌的清晨并未迎来阳光,而是被浓厚的黑云笼罩。空气中弥漫着一股湿冷的寒意,似乎连呼吸都带着不祥的预感。宫中的占星官慌张地跪伏在大殿之下,额头紧贴地砖,声音颤抖:“大王,近日天象异变,恐有凶兆!”

纣王一手端着酒盏,另一只手搭在妲己肩上,听到这话时竟毫不在意。他冷笑着说道:“天象?不过是虚无之事,朕才是天下之主,天命岂能违朕之意?”

妲己却微微挑眉,目光深沉地看向窗外的天幕。她隐隐感到,似乎某种更高维度的力量正在介入。那种力量无法直接捕捉,却在悄无声息地蚕食着她建立的控制体系。这种威胁让她感到不安,她轻声在纣王耳边说道:“大王,或许应听占星官一言,察明天象之意。”

纣王被她轻声劝慰後勉强点头,命占星官详述天象之变。占星官战战兢兢地起身,声音几乎哽咽:“近日,日食不正常延长,红星逆行至中天,这是大不祥之兆!此乃上天示警,预示王朝或将有难。臣恳请大王以德治国,赈济百姓,以挽回天命!”

纣王听罢,脸色一沉,酒杯重重摔在地上,碎裂声响彻大殿。他怒吼道:“满口胡言!朕贵为天子,天命在朕手中,怎会覆灭?来人,将这妖言惑衆之徒拉下去杖责二十!”

占星官被拖走时绝望的哭喊在大殿中回荡,而那些战战兢兢站在两侧的大臣们却无人敢言。妲己则默默注视着这一切,目光深邃。

与此同时,在西岐,天象的异动同样被关注着。姜子牙站在学宫的高台上,仰望苍穹。他手中的星图在风中翻动,复杂的符文似乎映射着天幕的混乱。他皱着眉,对身旁的周文王姬昌说道:“大王,天象已明,商朝的天命已尽。”

姬昌闻言却未露出丝毫得意之色。他神情凝重地说道:“天命虽转,但我周能否承接这命运,还需依靠民心与德行。”

姜子牙点头称赞:“正是如此。民心才是天命的根本。大王仁德为本,必能顺应天意,振兴天下。但眼下,商纣王虽失天命,其权势仍未崩解,妲己之力更是不可小觑。若要推翻商朝,必须稳步推进,不可操之过急。”

姬昌沉思片刻,问道:“先生可有良策?”

姜子牙伸手指向远处山巅:“天命之变已显,而天时地利人和三者,吾等皆需紧紧抓住。天象示警,会让更多百姓觉醒;商朝的堕落,让西周的仁义更加彰显;而人和,则需我们去争取那些犹豫未决的诸侯之心。”

天象异变并非只影响了朝歌与西岐。整个中原大地,各地诸侯也都注意到这场天命的转移。许多曾对纣王唯命是从的势力开始动摇,他们或派人暗中联络西岐,或在地方上以备战为名减少对商朝的贡奉。

一位原本忠于商朝的诸侯,面对天象和商朝乱象,终于下定决心与西岐联络。他派出亲信前往西岐,并写了一封措辞委婉的书信:“大王所行,违背天道,我等无力规劝,唯有望西岐能为天下苍生谋福。”

这些联络令姬昌的信心更为坚定。他明白,天象异变不仅是对商朝的警示,更是对西岐的召唤。

然而,在朝歌,纣王对一切异动视而不见。他的骄傲和妲己的蛊惑让他陷入深深的狂妄之中。妲己一方面安抚纣王,一方面却暗中利用这场天象异变,进一步巩固她对权臣的控制。

她宣称:“天象之变,实乃妖星作祟。大王身为天子,只需灭尽天下叛逆,清扫四方妖邪,便可重现天命之光。”

纣王听罢,大笑道:“卿之言甚是!朕当命诸侯进贡兵马,以平天下妖逆!”

于是,纣王颁布一道命令,要求所有诸侯增派兵马,以“讨伐逆天之敌”的名义加强商朝军力。然而,许多诸侯已对商朝失去信心,他们表面上应承,实则敷衍了事,甚至暗中保存实力。

商朝的衰落之势已难挽回,而纣王却仍沉浸在妲己编织的美梦之中。

天象异变只是天命转移的开端,而这场天命之争的关键,在于姜子牙能否借助天时地利人和,彻底掀翻商朝的统治。

姜子牙深知,仅凭天象的变化无法完全动摇商朝的根基。他必须借天象的力量激发更多人的觉醒,同时巩固西周的道德形象。他开始派遣使者游走各诸侯国,传递商纣王残暴无道的事迹,唤醒那些仍在观望的势力。

他还密令西岐的工匠打造一面巨大的铜鼓,鼓面上刻满象征天命的符文,并将鼓声传遍西岐的每一个角落。他告诉民衆:“天命已转,周兴商灭,此鼓乃天命之声,唤醒天下苍生。”

这场天命的转移,不仅是天意的体现,更是人心的较量。一方面,西周的崛起正在积累力量;另一方面,商朝的腐朽却在疯狂地加速自己的灭亡。

妲己虽然感受到威胁,但她的力量已深深嵌入商朝的每一处权力结构中。她绝不会轻易放手。她暗中利用纣王的狂妄之心,继续以“天命”为幌子加强商军的镇压,试图扭转局势。

然而,妲己未曾料到的是,姜子牙已为她设置了更大的局,等待她一步步踏入。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