恪儿居然拒绝了?
李二颇为诧异。
自从恪儿晋封秦王,展现出非凡才华后。
以弘农杨氏为首的前隋旧臣,就表现得异常活跃,频频与秦王府接触。
这些动向,自然是瞒不过李世民的眼睛。
这些人打的什么算盘,李世民心知肚明。
无非是想烧烧冷灶,凭借血脉渊源拥立李恪,重现他们昔日的辉煌。
李世民倒是理解,人嘛,逐利乃本性。
但让李世民一直感到诧异和不解的是……
恪儿对于这些送上门来的势力,却始终保持着一种敬而远之的态度,从未私下接纳过任何一人的投效。
这很不合理!
若恪儿真有志于那个位置,这些有着共同利益诉求的外戚和旧臣势力,无疑是极好的拉拢和借助对象。
但恪儿偏偏避之唯恐不及,着实让人费解!
李二就很纳闷,这小子心里到底怎么想的?难道真的无心这个位置?
还是说,恪儿有更深远的谋划?
“这是为何?”
李二故意问道:“弘农杨氏乃是天下有数的望族,与其联姻,于你而言,乃是强援,你为何不愿?”
李恪抬起头,微微拱手,神色坦然道:
“回父皇!”
“儿臣不愿与弘农杨氏联姻,原因有二。”
“其一,避嫌!”
李恪直言不讳:“儿臣身上已流有一半前隋血脉,此乃天命,儿臣无从选择,亦坦然受之。”
“然!”
“若再与弘农杨氏这等门阀联姻,恐引人非议,徒增不必要的猜忌。”
“儿臣只想安心为父皇办事,为大唐尽忠,不愿卷入这些纷争漩涡!”
“此乃儿臣的私心,亦是不愿父皇为难。”
李世民微微动容。
“其二,儿臣之志,不在结党营私,攀附门阀!”
李恪的声音逐渐清朗,带着一股昂扬之气:
“儿臣以为,大丈夫生于世,当提三尺剑,立不世之功;而非倚仗妻族外戚之势。弘农杨氏虽好,却非儿臣所愿依仗之阶梯。”
这些话,当然是李恪随口胡说八道的。
他不愿搭理弘农杨氏那帮人,一是嫌麻烦,二是压根瞧不上这些货。
有那功夫,多画几张符,多炼化几缕灵力,多祭炼一些法器岂不更好?
老子是修仙者,还用得着拉拢你们这些货?
等突破筑基。
太子,甚至是皇帝,还不是一句话的事?
李世民沉默了片刻,忽然朗声大笑起来:“好!好一个‘志不在结党营私’,恪儿,朕明白了!”
他走上前,用力拍了拍李恪的肩膀,欣慰道:“既如此,朕也不勉强你!”
“选妃之事,朕会让你母妃再斟酌,必为你选一位合你心意的贤内助。”
“至于弘农杨氏那边,朕自会替你回绝。”
“儿臣,谢父皇体谅!”李恪深深一揖。
“去吧,去看看你母妃!”李世民挥挥手。
“儿臣告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