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SODU搜读小说>大唐修仙:李二求我当太子 > 第185章 道与变恒与易(第1页)

第185章 道与变恒与易(第1页)

李恪从容拱手,继续阐述,声音清朗:

“儿臣浅见,常言道:世事如棋局局新!”

“完美治世,并非一个亘古不变、僵硬刻板的标尺!”

“而是一个不断发展、变化的动态理想状态。”

“儿臣认为,其具体内涵,本身会随着时代变迁,而不断演变、丰富!”

李恪此言一出,如房玄龄、杜如晦等人,都露出若有所思的神情。

“其一,时移世易!”

李恪伸出一根手指,开始具体论证自己的观点:

“三代之世,尤其西周初年,地广人稀,民风淳朴,可行井田之制,可施相对简约古朴之政。”

“反观而今!”

“我大唐疆域辽阔,幅员万里,人口繁盛!”

“事务之复杂,需求之多样,何止百倍于古?”

“若仍驾驭三代那般之一叶扁舟,如何能横行于大唐今日这片浩瀚汪洋?”

“其结果,非但不能致远,反而有倾覆之危啊!”

“《周易》有云: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

“可见世间万物皆需因时而变,方能长久。”

“治理一个如此庞大的帝国,方法、制度,又岂能墨守成规,一成不变?”

房玄龄、杜如晦等务实派重臣纷纷颔首。

他们身处权力中枢,每日要处理的政务千头万绪,深知时代早已不同。

完全照搬西周时的古制,根本行不通。

西周早年才多大点地?现在的大唐又多大?

那一套早落伍了!

“其二,在于完美之悖论。”

李恪伸出第二根手指:“若我们追求的,是一个没有诉讼、没有疾病、没有天灾人祸的完美世界!”

“这便如同追求虚无缥缈的不死仙药,本身就违背了天地阴阳消长、万物生生灭灭的自然之道。”

李恪目光炯炯看向李世民,也看向所有大臣:

“恪以为!”

“一个健康、强大的王朝,其真正的完美,并非体现在杜绝一切问题!”

“而在于三点!”

“其一!”

“它是否拥有强大的,抵御内外风浪的能力!”

“其二!”

“是否具备高效的,自我修复的韧性!”

“其三!”

“是否保持着蓬勃向上,持续向前的活力!”

说到这里,李恪深吸口气:“因此,恪坚信!”

“完美治世,并非一个僵硬的终点,而是一个永远动态的追求过程!”

“其最大的魅力,并不在于,最终能否抵达那个绝对的‘完美’终点!”

“而在于不懈追求的过程中,所激发出的创造力,所展现出的万千气象,所创造出的文明与繁荣!”

赏月台上寂静无声,李恪这番论述,可谓离经叛道,与传统观念大相径庭。

然而却又富有哲理,让人忍不住沉浸其中。

李世民默然不语,手指轻轻敲击着桌面,他自然明白双方的观点。

孔颖达所守的,是那个作为理想标杆和道德源泉的、永恒不变的“道”;

而恪儿所论,则是立足于现实,因时因地而不断调整、变革、发展,可概括为一个……“变”字。

一个求“道”!

一个求“变”!

一个求“恒”!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