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灵儿近些,我心里踏实。
快去准备,无需多言。
另外……”
说到这,他语气便郑重的吩咐起来。
“你且吩咐下去,立刻让厨下准备最上等的素斋!
务必洁净,忌五荤三厌!
天一亮,禅师经一停,赶紧送去与禅师过口。
这是给禅师的早膳,半点马虎不得!”
“老奴明白!”
管家不敢怠慢,立刻去安排。
他来到厨房,将尚在睡眼惺忪的顶板厨子唤起,郑重交代:
“快!打起精神来,而今府里请来了法力通神的大禅师,为小姐驱邪治病,如今小姐已然大好!
因此老爷有严令,要准备最精心、最干净的素斋招待禅师!
记住,不能沾一点荤腥!
米要用新米,菜要选最鲜嫩的时蔬,汤要清亮,点心要精致!
若有半点差池,唯你是问!”
厨子不知道神僧是啥人,但是他知道这是老爷吩咐下来的命令,赶被吓得睡意全无,连连保证。
“管家爷爷放心,俺这边安排,定然干净,不让禅师吃到一点荤腥。”
“如此便好。”
管家点点头,这边安排完厨房,他又匆匆回到内宅。
一进到内宅,只见张永春正独自坐在回廊的石凳上,闭目养神,三斤半跟个石头桩子一样侍立一旁。
管家连忙上前,恭敬行礼:
“张虞候,您辛苦了!
禅师还在静坐?”
张永春闻言睁开眼,微笑道:
“大师行功未毕,我也自当陪伴,只是不知管家何事?”
管家凑近些,压低声音问道:
“虞候,小人斗胆请教,这位神僧高名大德?
在哪座宝刹清修?
此番大恩,上官府上下铭感五内,俺日后也好常去供奉香火,为大师祈福。”
好啊,可算上套了。
心里一喜,张永春面上神色一正,拿出当年签合同时的语气,带着敬重:
“大师法号了尘,乃陈州般若院之僧。
然般若院虽非名山大刹,但大师悲天悯人,德行高远。
今岁陈州大灾,官府赈济不力,百姓流离,饥寒交迫。
大师不忍见黎民涂炭,竟毅然将庙中田产尽数发卖,广开山门,收容灾民,施粥舍药。
奈何灾民汹涌,最终庙产散尽,僧众离散,连千年古刹也……”
说到这,张永春摇了摇头,叹了口气。
“唉,可惜寺庙毁于一旦。大师心系苍生,遂离了故地。
这一路行医化缘,欲积攒资财,重振般若院,再续佛门慈悲之灯。”
他这番话因为半真半假的,所以说得情真意切,将一个舍己为人的高僧形象勾勒得无比清晰。
管家听得肃然起敬,眼圈都有些发红。
当然,主要还是因为困得。
“原来如此!了尘大师真是活菩萨转世啊!”
当管家的人平日里见得人形形色色,他看见那不正经的和尚多了,今日里一见到这正经的和尚,顿时觉得他务必高大。
先贤郭圣有言。
全靠同行衬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