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献帝之事又是何等结局?”
安致远、杨旭、张翔瑜三人见他这副模样,先是愕然,随即相互对视一眼,脸上都露出了然又带着几分戏谑的笑容。
杨旭故意拉长了语调,调侃道:
“咦?东河兄?你昨日不是还义正辞严,斥责此书为‘乡野稚言’、‘无稽之谈’,告诫我等切莫被其混淆视听吗?
怎地今日反倒主动问起后续来了?
莫非…也着了道?”
张翔瑜也笑着附和:
“是啊东河兄,你这般严肃急切,可不像是仅仅‘略观大意’的样子啊。”
而安致远则哈哈笑着。
“这后续情节,你饱读史册,不是应该了若指掌么!”
陆淮被几人说得老脸一红,有些挂不住。
但毕竟搞文学能搞出头的人脸皮都挺厚的,他仍是强自维持着史学家的架子,清了清嗓子,板着脸道:
“哼!尔等休要胡言!
我…我虽仍以为此话本所言多与史实不合,不足为训!
然则其遣词造句,叙事笔法,确有几分可取之处。
尤其是开篇那阙《临江仙》,气象宏阔,堪称绝唱!
绝非寻常庸俗话本能比!”
他说到这捏了捏自己的胡子,语气稍微缓和,却更显急切:
“再者,此话本虽为虚构,但其叙事脉络清晰,人物塑造鲜明。
若能加以引导,去芜存菁,未尝不可作为开启蒙昧百姓智识、引导其了解历史大势的一种辅佐之具?”
说到这,就跟小集美们劝自己冰的奶茶没热量一样,陆淮眼睛一亮,找到了托词。
“嗯,对,辅佐之具!
故此,我才想看看其后续如何发展。
你等速速告知,此书究竟从何处得来?
汴京城内各大书斋,我皆有耳闻,从未见过此书!
是哪家新开的书坊所印?”
而安、杨、张三人再次交换了一个眼神,笑容更加意味深长。
安致远开口道:
“东河兄,此书并非来自任何书斋书坊。”
“不是书斋?”
陆淮一愣。
“那从何而来?”
杨旭笑道:
“乃是我等常去的一家店铺,那掌柜的赠予我等的小礼物。”
“店铺?什么店铺还赠书?”
陆淮更加疑惑。
“莫非是笔墨纸砚那等字纸铺?或是古玩店?”
而张翔瑜摇了摇头,卖了个关子:
“非也非也。
东河兄,那地方颇为奇特,一两句话难以说清。
你若真想知道这《三国演义》的后续,不如…随我等去亲眼一见,如何?”
而陆淮看着三人脸上那神秘兮兮的笑容,又想到那本让他心痒难耐的奇书,心中好奇与急切终究战胜了疑虑与矜持。
追更的感觉有多痛苦,想必观众老爷们最清楚。
他咬了咬牙,下定决心道:
“好!我便随你等去走一遭!倒要看看,是何方神圣,能弄出这等…这等引人入胜的物事来!”
而三个人见状顿时嘿嘿一笑。
成了。
本来陈德康不在了,他们打龙虎局缺人。
这不是现成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