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维建皱了皱眉,对这种鸡毛蒜皮的小事不感兴趣:
“丢个包有什么稀奇?”
开封城里蜂麻燕雀多了,满地都是小偷。
“老爷,稀奇的不是丢包!”
管家声音更低了。
“是那包里的东西!
那后生回头来找,了尘和尚让他当面验看,里面是一本书!
一本叫《太学文萃》的文集!”
“《太学文萃》?”
陈维建坐直了些,面露疑惑。
“没听说过太学刊印过这等东西。”
“是啊,小的也没听过!”
管家一拍大腿。
“可那后生当着众人的面说,那书里收录的都是当今太学内博士官密不外传的范文讲义!
还有去年太学私试最优等的课业文章!说是揣摩透了,对科场应试大有裨益!
全汴京城都没几本,是他先生花了大力气才弄来的!”
陈维建的呼吸微微急促起来。他是商人,太清楚“独家”、“秘籍”这类东西的价值了!
尤其是关乎科举仕途的!
管家趁热打铁:
“老爷您想啊!
若是咱们能把这本《太学文萃》弄到手!
哪里还需要去求什么太学讲师、太学生?
咱们就照着这本书,随便请个有经验的落第老秀才或者私塾先生来,让他吃透这本书,再来教导少爷!
这不就等于请了半个太学博士在家授课吗?
少爷的学问,岂不是能一日千里?!”
陈维建的眼睛彻底亮了!
精明的商业头脑飞快运转,评估着这个信息的价值和可行性。但他生性多疑,沉吟道:
“你这消息……可靠吗?
别是那书生信口胡诌,或者那了尘和尚与人合演的双簧戏?
这年头,骗子可不少。”
管家连忙道:
“小的也拿不准真假,所以当时就多留了个心眼!
我已经让机灵的小六子悄悄跟上去,盯着那个书生,务必查清楚他的底细,看他到底是不是真的太学生!
只要身份是真的,这书……八成假不了!”
就在这时,书房外传来急促的脚步声。
方才奉命去跟踪书生的小厮小六子气喘吁吁地跑了进来,脸上带着完成任务后的兴奋。
“老爷!管家爷!”小六子喘着气行礼。
“怎么样?查清楚了吗?”陈维建迫不及待地问,身体前倾,目光灼灼。
“回老爷!查清楚了!”
小六子用力点头,跟歇了虎子吃了烟袋油子一样。
“小的亲眼看着那书生,一路走到了太学院门口!
虽然他没进去,但在那门口徘徊张望了好一阵,跟几个出来的学子还打了招呼,说了几句话!
看那熟络劲儿,绝对是太学生无疑!”
陈维建猛地从太师椅上站了起来,胖脸上泛出红光:
“好!好!太好了!你可打听出他姓甚名谁?住在何处?”
“马鸢邈!”
“你干的好啊!”
张永春伸手拍着眼前这个商人的肩膀,笑呵呵的点头。
这演戏,害的是让专业的来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