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律法?礼制?或是……农耕之术?”
“不妥不妥,莫说古法,便是周律边也有三订二修。
这礼法更是散溢多年,古人之言。
农耕之术也有颇多改进,至今与前汉之时早就相差甚远。”
他一一说出,又自己摇头否定,然后思考了半天,抬起头来摇了摇头。
“恕我鲁钝,实在不知。”
张永春缓缓摇了摇头。
“师兄,万古不变的,正是此物啊!”
说着,他从袖中摸出一枚锈迹斑斑的古铜钱,轻轻放在桌案上。
那铜钱在烛光下泛着幽暗的光泽,上面的字迹虽已模糊,但形制赫然是正经的圆形方孔,只不过上面写着的是两个古字——
“秦半两?!”
郭露之惊呼出声,满脸不可思议。
“师弟是说……是这钱币?”
“正是此物。”
张永春指尖点在那枚小小的铜钱上,声音沉静却蕴含着一种可怕的力量。
“王朝会灭亡,圣贤会被遗忘,礼乐也会崩坏,战争会摧毁世间一切。
但无论何时何地,只要人还需交易,还需生活,‘钱’便永远不会消失。
此物,无形中支配着万物流转,民生冷暖。
师兄,您想想,天下大乱,根源往往起于贫富悬殊,百姓无食无衣,活不下去。
而天下大治,根基在于仓廪实而知礼节。”
他目光灼灼地看着郭露之:
“故而,欲‘为万世开太平’,光靠圣贤书、仁义道德是不够的。
需得有一套足以让万世黎民百姓都能安居乐业、繁衍生息的根基!
而这根基之一,便是一个‘稳’字!
江山要稳,人心要稳,而这市井流通、关乎亿兆百姓活路的‘钱’,更必须要稳!
若能建立一套亘古未有、足以惠及万世、让钱粮流通顺畅无阻、令天下人皆能从中受惠的良法善制,或许……方能稍稍触及那‘开万世太平’的门径吧。”
经济学这东西,华夏很早就在研究,但是始终就没有怎么正经研究过。
毕竟那句话说的没错,人家屯粮你屯抢,人家就是你粮仓,打不过就抢。
国之大计在戎与祀嘛。
因此,第一次接触到这个概念的郭露之彻底呆住了。
他怔怔地看着桌上那枚不起眼的秦半两,又看看眼前神色平静却语出惊人的张永春。
只觉得对方的话语为他推开了一扇从未想象过的、沉重无比却又充满了无限可能的大门。
“钱……稳……万世太平……”
他喃喃自语,仿佛陷入了一场巨大的思想风暴之中,连手中的笔何时掉落都未曾察觉。
厅内一时寂静无声,只有烛火噼啪,映照着两人截然不同的震撼面容。
随后,郭露之再次松开笔,然后躬身拜下。
“感谢张君授道。
露之深感荣幸。”
张永春赶紧伸手扶起郭露之,目光腼腆。
“因此,我还有一请求,望师兄同意!”
好耶!
你终于上了我的贼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