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SODU搜读小说>大周第一纨绔,烧纸买下双胞胎 > 第553章 公审男爵 张氏扬名四(第1页)

第553章 公审男爵 张氏扬名四(第1页)

紫禁城,广闻殿内,少年天子郭博有些意兴阑珊地翻看着内侍省呈上来的今年各地藩王、勋贵进献的贡物礼单。

当然,上面依然是写锦缎、珍玩、药材、土仪之物。

这种类看似繁多,但在他眼中,却透着一股难以言说的陈旧和匮乏。

毕竟每年送上来的都是这些东西,一成不变。

只不过今年相比往常甚至还少了一些,像是吴王府往年送上来的苏绣精绢,今年也少了不少。

他随手将一份礼单扔回案上,揉了揉眉心,问侍立一旁的小黄门:

“这便是今年全部的贡礼了?

怎地感觉比往年还要稀薄几分?”

小黄门被叫到,连忙躬身回道:

“回大家,目前送抵京城的,吴王李家、魏王符家、梁王韩家和宋王赵家的主要贡品礼单都已在此。

只是……永安王殿下那边的礼单,尚未完全呈报上来。”

郭博闻言,摆了摆手,语气带着一丝宛如看见了儿子死活要吃肯德基但你兜里没钱的无奈:

“表兄那边的礼单也就罢了,再重也做不得数,依例大多是要寻由头退回去的,不必等了。”

大周开国太祖郭威是个不蓄私产的皇帝,这是众人皆知的。

在他病重将亡之前也罢当时的儿子郭振叫到了跟前,说过大周皇帝以后世世代代都不得蓄私产,不得与民争利。

但是郭威也不是个傻子,直到皇帝要是掌握不住钱就完了。

所以他让柴荣蓄产,反正柴荣是他的养子,又和郭振兄弟情笃。

而且柴家作为外戚,又是皇亲,必须要和皇帝拧成一股绳对抗剩下的其他王业,可以说这招直接将柴家和皇家捆的跟粽子一样。

这其实是没有办法的办法,毕竟在这年头,外戚的宦官还有节度使,这仨你总得选一个倚重的。

当然,这招也很好使,历代永安王也都很清楚自己的地位,别的不行,掏钱很利索。

本朝威帝大军出镇时,军费不足,都是柴家自己掏腰包填补上的。

而等和北军对峙完了,威帝也回来特批给了柴家京内三条御街,因此才有的金川楼。

大周永安王家的内库便是皇帝内库的传统就这么流传了下来。

所以柴家上贡的礼物再多,那也是从左兜倒进右兜。

他轻轻叹了口气,年轻的脸庞上掠过一抹与年龄不符的忧色:

“看来这年景,是真的一年不如一年了。

连送进京里的这些御贡,都愈发显得捉襟见肘。”

任何一个王朝发展到了中期,难免会出现国库空虚,边镇耗资巨大,土地兼并严重,灾荒频频反复的问题。

很不幸,大周都有。

现在连带着这些象征性的贡品都透着一股寒酸气,这让他这个天子感到面上无光,又深感无力。

就在这时,殿外一名身着常服、气质精干的侍卫悄然出现,无声地行了一礼。

郭博瞥见他,精神微振,摆了摆手:

“进来说话。”

那人快步走进,从怀中取出一封密封的奏疏和一个略厚的漆盒,恭敬呈上:

“陛下,北路县男张永春,有奏封及御贡礼单呈于陛下。”

“张永春?”

郭博挑了挑眉,想起那个献上冰红茶、开了家古怪搏戏馆和钱庄的幸进男爵。

他会有何事上奏?还有御贡?

他一个并无实封、只食禄五百户的县男,能有什么像样的贡品?

难不成是冰红茶的方子?还是他又升仙了?

带着几分好奇,郭博先拆开了那封奏疏。

没想到,这个刚刚幸进的男爵,奏疏用的竟是颇为雅致的台阁体。

奏疏上的言辞极为谦卑恭谨,甚至刻意用了些古语:

“臣北路县男张永春诚惶诚恐,顿首再拜,谨奏于陛下:

臣虽愚钝,亦知陛下宵衣旰食,忧劳国事,时艰甚矣。

窃闻太祖高皇帝有训,凡我大周宗室勋贵,皆当体恤民瘼,不与民争利,不蓄巨财。

陛下圣德,履及此训,臣感佩五内。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