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却不知,在座各位使节的国家之内,可有如太学、国子监这般,专司传授圣贤经典、培育治国之才的最高学府吗?”
这个问题让大多数使臣面露惭色,纷纷摇头。
他们的国家或许有类似的机构,但如何能与大周的太学、国子监相提并论?
能跟一般的州学比都不错了。
这时,唯有金彦衡挺了挺胸,带着几分自豪回答道:
“蒙受天朝圣恩雨露,我等小国虽不如宗主之国礼乐完备鼎盛,却也心怀向往,素有向学慕礼之心。
因此,我高郦国内亦设有‘成均馆’,延请儒生,讲授经义,虽规模远不及太学,亦是我等一片诚心。”
一旁的毛利上光也不甘示弱,立刻接口道:
“我倭国自前唐时便悉心学习上国经典,于仁义礼智信之道,亦深有体会。
故而我国于都城平安京亦开办‘大学寮’,旨在培养通晓汉学之才。”
张永春瞟了一眼这小鬼子。
心机挺深啊你。
刻意用了“汉学”而非“周学”,隐约带着点与前朝攀关系的意味不说,还隐隐约约把自己和大周开始往一个等号上划。
没事,有你哭的时候。
张永春含笑夸赞了两人一番:
“高郦有成均馆,倭国有大学寮,皆是慕华向化之明证,可喜可贺。”
但他随即又摇了摇头,轻轻叹了口气,语气变得凝重起来:
“然而,仅止于此,恐怕还远远不够啊。”
他突然面色一正,声音提高了几分,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决断:
“诸位使节!你我各国一衣带水,皆是我大周之宾朋属国,岂能没有深厚的经学底蕴,岂能缺乏真正的圣贤传承?!”
不等众人回答,他掷地有声地宣布:
“因此,秉承陛下圣意,体察恩师教化之心,经太学与朝廷共同议定——欲广开天下学问之门,以招收各国菁英学子,入我大周太学,亲炙名师,研习经典!”
他目光炯炯地看向在座每一位使臣,一字一句地说道:
“而这第一波恩泽,便是向诸位所代表的各国,放出了共计……”
他最后一张嘴,便是石破天惊。
“二十个留学生名额!”
ps:各位,求催更啊!
豆腐重新开始立flag!
还是和以前一样,催更过500,就加更一章。
过1000,加更两章!
在这基础上,咱们加量不加价。
过500加更两章,过一千加更四章!
你们敢点,我就敢加!
奥利给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