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好景不长,就在两架轰炸机即将进入攻击范围时,机舱后面的雷达操作员却突然报告,他们丢失了两艘舰艇的信号。
“丢失信号?”
正在操纵飞机以之字航线飞行的沈涛愣了一下:
“雷达什么表现?”
“目标所在大概5°范围的扇面区域信号过载,抗干扰模式也没有反应。”
显然,他们这是遭到了红方拦截单位的干扰。
有些迷惑的沈涛看了一眼仪表盘上的威胁告警装置,上面并没有显示其它任何信号源,只有来自侧面的两个米波和一个厘米波信号。
他非常确信,那是o52型驱逐舰和o53h2g型护卫舰上的搜索雷达。
这个年头,水面舰艇和航空兵是没办法直接交流的,排除导演部作弊的可能性,红方飞机如果想要现他们,就只能使用雷达。
但是一来歼轰7上面的234h雷达对空探测距离只有大概7o公里,想在偌大的演习空域中现三架飞机并非易事。
二来如果被一部x波段火控雷达扫描到,那么雷达告警装置应该会给出提示才对。
“会不会是自然现象导致的?”
沈涛开始怀疑自己刚刚的判断,于是用有些不确定的语气对后舱询问道。
不过还没等对方回答,他就在无线电中收到了大约7o公里外轰6d长机飞行员的报告。
他们的245型雷达也因为受到强电磁干扰而无法锁定目标!
“见鬼……”
思索片刻之后,沈涛放弃了继续飞之字形搜索航线的想法,而是调转机头,直接向着目标所在的方向飞了过去。
这个决定很快带来了结果。
尽管干扰仍然没有消除,但是雷达告警装置却显示,在运8j的2点钟方向,出现了一个尚且处在搜索模式下的x波段雷达信号。
第28o章老对手,来凑热闹的f4ej
“tmd,总算找到你了……”
根据导演部设定(实际上是因为歼6歼7航程限制),沈涛指挥的蓝方是没有护航战斗机的,所以就算知道了对方的大概位置,也无法派一架飞机前去拦截。
但是他可以选择避其锋芒。
尽管不知道对方是用了什么黑科技,能在这么远的距离上从波束以外的地方干扰到自己的雷达,但红方一架起飞时间晚了将近4o分钟,纸面航程3ooo公里出头的歼轰7,兜这么个大圈子还能赶在轰6d起攻击之前从东侧接近自己,按照飞行度和距离计算,中间肯定没少使用加力,显然已经不可能留着太多燃料。
半主动中距弹虽然普遍有3o多公里的纸面射程,但在空气密度更大的低空,而且是尾追状态下,能命中1o公里以外的目标就已经相当了不起了,这一点导演部肯定也会考虑到。
所以他现在应该还是安全的。
而且只要再拖上一段时间,对方就会被迫返航!
沈涛做出了自认为最合理的判断。
然而,另外一边的实际情况却和他的推测稍有不同。
几乎是在进入演习区域的一瞬间,歼轰电7上面的两名试飞员就通过被动雷达现了三架蓝方战机的踪影——
驱逐舰上面那两部二坐标雷达射的电磁波功率强大且稳定,简直是最完美的第三方信号源。
并且被动雷达的另一个好处就是无需把机头的射天线对准目标也能完成对目标的探测。
或许是由于电磁环境比较干净,实际效果甚至过了常浩南一开始在纸面上的计算。
但由于转式干扰需要先接收到对方的雷达信号,再照着原来的方向射干扰,不能对角度范围相差太大的目标进行保护,因此歼轰电7的飞行员在现目标之后,只能选择先降低高度做低空飞行以免打草惊蛇,再瞅准机会切入到对方飞机和己方舰艇之间启动干扰吊舱,给蓝方一个惊喜。
他们也确实是这么做的。
并且从那架运8j随后有些莫名其妙的航线调整来看,电磁干扰应该是起到了非常好的效果。
“接下来我们应该做什么?”
后座的武器控制官在无线电中向前面的飞行员询问道。
按照演习开始之前的作战想定,除了干扰吊舱之外,他们还携带了两枚霹雳11、两枚霹雳5和三具副油箱,可以对两眼一抹黑,并不知道自己距离拦截机越来越近的两架轰6d进行模拟攻击。
不过另一个层面上,在导演部的红方任务要求中,其实并没有要求他们“击落”来袭的蓝军飞机,只是说如果能在导弹射之前成功对载机实施干扰就算获胜。
并且他们现在余油充足,接下来完全可以一直呆在蓝方轰炸机和己方舰艇中间的位置保持干扰。
换句话说,根据规则红方其实已经算是赢了。
但因为他们目前正处在较低的飞行高度,所以并不能跟塔台进行正常的无线电沟通确定演习结果。
而蓝方的三架飞机似乎也并没有撤离演习区域的意思。
如果贸然爬升,那么后面的驱护舰编队就会失去掩护。
万一对方趁着这个时候动模拟攻击,那结果怎么算还是个未知数。
所以四架参演飞机,以及一头雾水不知道生了什么的两艘军舰就这样僵住了几分钟时间。
“蓝方这架运8j在干什么?几乎已经要向海岸线方向飞出演习区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