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SODU搜读小说>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 > 第238节(第1页)

第238节(第1页)

但更加具体的东西,则不可能在电话里面谈。

因此他话锋一转:

“这样吧,技术细节方面的问题,在电话里面恐怕很难说清楚,我尽快安排一趟出差去京城,听一下你的思路,如何?”

这就体现出常浩南如今地位的变化了。

搁在一年之前,这种情况下,只有可能是他飞过去找别人,怎么可能让人家副总设计师专程为了他的一个想法而出一次差?

但现在,杨韦几乎是自然而然地就做出了这个决定。

当然,这倒也不是常浩南有意摆什么架子,实在是学校新给他配的那台算性能确实了得,而611所并没有同等级别的设备……

总之就是真香!

……

作为顶级工程师,杨韦办事自然也是效率奇高,才隔了两天功夫,他便安排好了自己在蓉城那边的工作,在几名随行人员的陪同之下来到了京航。

二人在唐林天早已经安排好的一间保密程度足够高的会议室里面碰了面。

“常工,很高兴再次和你见面。”

“我也一样。”

二人简单寒暄了几句,便直接进入了正题。

“那么……我就来介绍一下,有关压气机失稳主动控制的相关思路。”

常浩南打开桌上的笔记本电脑,以及旁边不远处的投影仪。

随后一个空白的画面出现在了挂在墙面的幕布上——

没错,时隔一年之后,他用上古版本的office做了个ppt。

在重生以前,如果让常浩南给自己最讨厌的事情列一个清单的话,那么做ppt这件事一定能进前五。

但回到1997年之后,常浩南想来想去,却又现实在没有什么能够取代ppt在这种场合下的作用。

因为带着大量的图表,手写只会工作量更大,而且还不如ppt直观。

“根据我个人的一些了解,眼下,国际上比较先进的航空动机失稳控制策略是建立在失稳控制线的基础上实现的。”

随着常浩南点击鼠标,幕布上出现了一张动机工作曲线图。

“由于失稳边界具有高度的不确定性,会受到飞行姿态、环境因素、动机零部件老化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为了保证动机始终工作在安全区间内,因此在动机控制系统设计阶段便确定一条固定不变的边界,也就是失稳控制线,这条线考虑了动机最坏工作环境下的稳定裕度损失,可以保证动机远离气动失稳状况。”

“当飞行员判断到飞机存在气动失稳风险,或者当传感器检测到动机越过了失稳控制线,向飞行员出提醒之后,可以手动启动一个短时增稳系统,在规定的时间内通过减少供油量、调整放气活门、可调导向器和喷管面积等方式让动机的工作状态远离失稳工作线。”

当这张配图放出来,又听了常浩南短短两句话的总结之后,杨韦便知道,自己这趟,不会白来。

因为对方一上来就完全说中了他们现在的方案。

他点了点头:

“没错,这个就是我们准备应用在歼1o上面的失稳复原控制系统,当然,目前还需要和提供动力的留里卡设计局进行合作,以完善飞机的全权限数字电子控制(fadec)系统,这应该也是目前国外用在三代半战斗机上面的,最前沿的稳定性控制技术了。”

“如果对比过去的情况,确实已经非常前沿。”

听到杨韦的回答之后,常浩南露出了一个笑容:

“但是,还不够前沿。”

第3o8章杨韦大佬的震惊

说到这里,常浩南直接站起身,来到幕布旁边,在那张图上面一边比划一边说道:

“其实我们从这张图上就能看出来,离失稳边界越近的区域,压气机增压比越高,越高的增压比与较高的效率代表着动机具有越高的性能。然而失稳控制线的存在使得动机无法工作在失稳边界与失稳控制线之间的区域,而在大部分时候,动机都能够稳定工作在该区域内。可见,失稳控制线的存在实际上使得动机的性能无法得到充分的挥。”

“而那套短时增稳系统是开环控制的形式,需要飞行员手动开启,这意味着飞行习惯相对保守的飞行员可能在动机实际尚未到达失稳控制线时就启动这套系统,进一步降低动机的性能潜力,而飞行习惯激进的飞行员可能直到动机已经进入气动失稳状态后才会开启这套系统,往往这个时候动机的工作状态已经开始遭到破坏,进入不可恢复性失,让飞行安全大打折扣。”

解释完这套传统方式的缺点之后,他又坐回座位上,点击鼠标放出了下一页ppt:

“所以我在去年进行八三工程的时候,就开始考虑,能否用一种更加精确、对于动机性能影响更小的方式来进行动机的稳定性控制,最后在不久之前总结出了两个新的方法,分别是稳定性寻求控制,和主动喘振控制。”

“前者是将动机稳定性检查融入到动机的控制系统中,通过实时评估动机稳定性来确定失稳控制线位置,而不是设计时假设的最坏情况,允许控制系统将稳定裕度减至最低,从而提高动机性能。”

“而后者么……在介绍主动稳定性控制之前,请容许我先提及一个由我自己命名的全新概念——喘振先兆。”

“喘振先兆……”

杨韦的眼神中仿佛闪过了一道光:

“你是要实时预测喘振?”

只能说大佬就是大佬,尽管面对的是一个全新的概念,但仍然在最短的时间里反应了过来常浩南准备干什么。

跟着杨韦过来的几个人随即露出近乎惊骇的表情。

喘振的本质是一个正反馈的自激过程,也就是说,一旦某一个部分开始生喘振,那么除非立即空中停车重新启动,否则喘振会在极短的时间里被“传染”到整个动机内部,并造成不可恢复性的破坏。

也就是说,对于传统方法而言,当你监测到动机数据异常的时候,其实已经晚了。

想要准确预测喘振,难度比准确预报天气还要困难几个数量级!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