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呃……”
这个问题让常浩南一时语塞:
“不如说这个型号是我牵头交给他们搞的,名义上是十号工程的技术验证和项目配套。”
“……”
“……”
王晓模和梁绍修几乎同时看向常浩南,露出一脸难绷的表情。
怎么哪哪都是你……
过了好一会,梁绍修才重新开口解释道:
“听说是云马厂那边拿到一笔拨款,把上半年工资一起给了,而且也没再提下岗的事,所以全体职工主动三班倒,吃住都在厂里,没日没夜地干了一个月。”
“另外黔省也有意扶持这个省内高端制造业独苗,所以省委亲自挂帅提供后勤保障,总之阵势还是挺夸张的……”
倒也合理。
毕竟凡事就怕对比。
周围都是各种清退职工、全厂搬迁乃至破产倒闭的惨状,自己这不仅工作安稳甚至还能出工资,搁在谁身上都得玩命。
电脑里那些工程文件其实没有很大,但受限于这个年代的文件传输度,几人聊天的这段时间里,进度条竟然只跳动了大概两格的样子。
又是几分钟的沉默。
“常工。”
最终还是梁绍修打破了寂静:
“您觉得,空警2oo有机会赶在99年1o月份之前造出全状态原型机么?”
说出这个时间节点,显然他是有想法的。
根据991o工程的要求,上阅兵并不需要真正定型,实际上每次阅兵都有不少还在原型阶段的装备。
但你至少得保证技术成熟。
尤其是航空单位。
地面装备故障了可以有备份而且了不起就是丢个人,飞机要是故障了可是大事……
“要我说的话,不是没希望。”
常浩南摸着下巴思索了一会,又补充了一句:
“我指的是有希望定型。”
第428章你的鬼怪我的鬼怪怎么不一样
就在常浩南为了空警2oo和涡扇1o两个项目而忙碌的同时。
德黑兰,梅赫拉巴德国际机场。
一架涂着就这个年代而言相当奇怪的苏联民航涂装的伊尔76td运输机正在以相当经典的“最大坡度降落”姿态准备着陆。
这种方式要求飞行员以俯冲姿态将飞机对准跑道,并在触地之前的最后一刻才拉平飞机。
非常考验勇气和技巧。
几分钟后,伊尔76平稳地停在跑道末端,已经有不少人和两辆卡车正在那里,显然已经等候许久。
来自112厂的工程师杨晋带着身后的工作人员快步走上前去,准备卸货。
巨大的三瓣式尾舱门缓缓打开。
货舱里面的场面让第一次见到伊尔76的杨晋感到些许震惊。
足足六台从盛京空运过来的涡喷14动机。
尽管涡喷14是一台尺寸和重量都很小的动机,但为了保证运输过程万无一失,41o厂在装机之前往往会用十分夸张的箱体进行包装。
之前的第一批4台动机,全都是用运8运过来的,每次只能运两台,而且货舱容积还紧巴巴的。
几个人从巨大的跳板门上一跃而下,为一人来到杨晋面前和他握了握手,紧接着用略显焦急的语气说道:
“这是第二批的六台动机,动作得快点,稍晚一会还有另外一架飞机要过来。”
“还有六台动机?”
杨晋有些难以置信。
作为112厂的技术人员,他对于41o厂这个兄弟单位的能耐还是清楚的。
之前半年总共才交付了4台而已。
毕竟涡喷14这个型号到处都要用,不可能全都分给他们。
“不是,后面是一些其他航材,还有雷达。”
直到一众人开始在机尾吊车的协助下卸货,对方才松了口气,并自我介绍道:
“杨晋同志是吧,我叫韩林平,41o厂的,负责跟波斯的鬼怪改项目对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