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SODU搜读小说>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 > 第900节(第2页)

第900节(第2页)

由于其漂浮高度在两万米以上,远高于预警机的一般飞行高度,因此在测试当中可以作为模拟卫星的单位,用于测试飞机上半球的天线性能。

当然,因为距离更近,所以信号强度和信噪比肯定还是比真正的天基通信强得多。

而且中继站本身相对静止,无法完全还原天基通信的场景。

这也是为什么常浩南当初一定要让张维永把卫星搞出来。

而另外一种平台,则是车载的地面通信中继站。

相比平流层飞艇,其功能更弱,且受到的杂波干扰更强,但可以实现“动中通”,也就是一边移动一边通信。

用于测试下半球的天线性能,同时模拟卫星平台不断运动,且信号弱的特性。

载具底盘倒是用不着额外研,直接用保有量巨大的sx219o卡车改一改就行。

如果有需要的话,也可以直接搬到其它型号上面。

至于整个车载中继站的研,常浩南既没有选择负责空警2ooo研的电科14所,也没有选择负责卫星研的空间技术研究院。

而是找上了位于石门的电科五十四所。

或者严格来说,是电科集团的领导主动向常浩南推荐了他们。

因为五十四所目前就在研一系列面向军事通信单位和应急救援单位的卫星通信散射通信车。

虽然跟常浩南的需要并不完全一致,但相似度至少在九成以上。

而且技术是相通的。

对此,常浩南倒是没什么意见。

这个通信中继车的硬件层面技术难度不高,而软件的核心算法还是由他来开,所以并不要求合作方一定具备多么强的实力。

只要执行力够强,有学习能力就行。

况且五十四所作为网络通信研究院,也并非等闲之辈。

于是,在qc3oo的立项结束的大约一个月后,五月末的一天,电科五十四所总体部的负责人吴威便带着一個由四人组成的核心团队,亲自到京城找到了常浩南。

而后者也没绕弯子,直截了当地说明了自己的要求。

……

常浩南的办公室里,吴威看着手中写满密密麻麻标注的技术资料,露出有些为难的表情:

“常总,用地面车辆给飞机做通信中继……技术上倒是不难实现,但是……”

他一边小心地斟酌着语句一边说道:

“但是考虑到车辆平台的体积和功率限制,作用距离恐怕不会特别乐观呐……”

通信这种事,历来是站得高传的远,所以大部分思路都是用天上的飞机给地面做中继。

反过来的要求,吴威这辈子还是第一次听说。

“没关系,我要的就是这个效果。”

常浩南的回答更是石破天惊:

“如果传输范围太广,反而不方便测试多跳网络的理论吞吐性能。”

看着对面眼珠子都快瞪出来的吴威,他只好继续解释道:

“这种测试,无论是出于保密考虑,还是出于减少对正常生产生活的影响考虑,都必须得远离城市,所以测试区域大概率得放在西北,范围最多也就是二三百公里,我中间要保证至少经过三跳,所以车载系统的工作范围基本正好满足要求……飞艇那边还得专门降低功率才行。”

这段内容的信息量,让吴威足足消化了几分钟,才算彻底理解常浩南的最终目的:

“所以……您刚才说的网络编码技术,就是给多跳通信准备的?”

“没错。”

常浩南点点头,然后抬手指了指吴威手中的那份资料:

“你再往后翻两页,就会有相关的技术说明。”

后者赶紧低头,翻到了他所说的位置。

“当然,网络编码技术本身没什么好说的,你是这方面的专家了,肯定研究……至少了解过。”

这个时候,常浩南又继续道:

“我们这次测试的真正核心,是利用最大秩距离码来为网络编码传输过程提供足够的纠错能力,保证即便在对手……或者自然环境导致的强大干扰中,仍然能够准确无误地传递信息。”

“mrd码么……”

吴威把手中的资料放到桌上,做思索状:

“前两年散射通信车刚刚立项的时候,我倒是也研究过这个技术,可以在矩阵数据结构中检测和更正错误,纠错效率比传统的低密度奇偶检查码(1dpc)能提高五个数量级……”

相比于专精于卫星系统的张维永,他对这方面的了解显然更深。

“你有过研究就好。”

常浩南放下了已经拿在手里的笔: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