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SODU搜读小说>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 > 第1170节(第1页)

第1170节(第1页)

说是弹炮合一系统,但导弹托架上的射管里面实际上是空的。

或者说,本次测试的一大主要目的,就是验证这个系统到底需不需要这四枚防空导弹。

跟之前的两次阅兵类似,三年后的国庆六十周年大阅兵,同样有一个专门为其提供硬件设备保障的“o91o工程”。

尽管随着华夏军队武器装备水平的总体提升,真正意义上的“阅兵专用型号”已经越来越少,但如果一个型号能够搭上这趟便车,那对于整个研团队来说,都无疑有着巨大的好处。

当然,其中获益最大的自然还是包括总师和总工在内的几名项目负责人。

也正是出于这方面的顾虑,程广伟此前并没有跟太多人提过这个目标。

就连负责子系统设计的于哲峰都是第一次听说。

不过,对于后者来说,显然还是另外一件事更令人震惊:

“科尔沁靶场被撤销了?”

程广伟痛苦的表情中添上了几分讶异:

“你不知道?”

于哲峰略有些茫然地摇摇头:

“我又不是专门研究炮兵的,要不是十年前偶然那次机会,估计这会儿还在搞远程警戒雷达……”

说到这里,他便没有继续下去。

1999年初,刚刚升任研究室副主任的他跟随空军防空部队,进行了一次以反隐身为目的高炮覆盖式射击测试。

直至今日,虽然当年的测试本身在行业内部已经不算什么秘密,但具体内容仍然属于绝密。

也是自那之后,他的专精方向逐渐从预警雷达转向中短程火控雷达,一连参与了好几个短程防空导弹或是近防系统的研。

看着面色有些难受的程广伟,坐在旁边的总师助理刘锡云赶紧接上了话茬:

“最近两年科尔沁沙地有差不多4o%的面积都陆续被规划成了土壤改良试验区,过去一个月见不着一个人影的地方,现在每天恨不得车水马龙……无论从保密还是安全角度考虑,都不适合继续作为防空武器靶场了……”

于哲峰听罢一愣。

他对于这个之前轰轰烈烈大规模宣传过的沙改土项目当然还有印象,并且据说在今年上半年,国家还是依靠这项技术缓解了一轮由西方人为制造的市场供应不足。

只不过,还是头一次如此直观地感受到这个看似与自己无关的项目所产生的影响。

他刚准备再说点什么,车队却刚好晃晃悠悠停了下来,总算让车厢里已经快要撑不住的几个人缓了口气。

借着后面几辆车的灯光和已经快要落到地平线下的最后一抹夕阳,于哲峰看到了车窗外的大片黄色荒草,以及隐匿其中依稀可见的几个夯土防空阵位。

“下车,下车!”

几乎每个人在双脚接触到地面的一瞬间,都带着一种解脱般的快感。

很快,原本沉寂的对讲机频道也变得活跃起来。

虽然条件比较艰苦,但各个测试环节对应的负责部门还是很快开始相关工作,弹炮合一系统的原型车也很快跟随指挥驶入了射击阵位。

野战防空系统有一个好,就是对射条件的要求非常低。

如果是要地防空系统,那么面对这种极度缺乏维护的场地,恐怕需要工程机械折腾上几个小时才能完成射之前的各项准备。

但这一次,几十号人只花了不到一个小时的时间,就已经进入了测试状态。

“火控系统启动!”

已经从晕车中恢复过来的程广伟拿起对讲机,一字一句地下令道。

随着他的声音落下,位于防空系统最顶端的平板搜索雷达缓缓竖起,接着开始以大约1。5秒一圈的度旋转。

炮塔正前方的圆鼓形火控雷达和光学瞄准具也跟随炮管和导弹托架的动作变换着俯仰角度,时刻准备根据搜索雷达的捕获结果进一步锁定目标。

几秒钟后,对讲机中出现了一个略显年轻的声音:

“靶机临空!”

这类短程防空系统的靶机基本不会有什么高大上的东西,就是个挂着角反射器的航模而已,用的还是摩托车的两缸动机作为动力。

虽然天色昏暗一时间看不到靶机本身,但地面上的一众人还是能明显听到突突突的活塞工作声。

几乎是在上一个声音结束的同时,另外一道口令便已经响起:

“雷达系统捕获目标!”

稍晚片刻之后,同一个人再次报告:

“光学系统捕获目标!”

紧接着,座圈驱动电机骤然出嗡嗡的工作声,推动着炮塔在半秒钟内转过了大约9o°。

在这个过程当中,两根35mm的炮管也完成了调整,对准靶机来袭的方向。

下一个瞬间,两股如同火流一般的橙红色曳光线激射而出,几乎笔直地飞向夜空中那个并不显眼的目标。

伴随着震耳欲聋的炮声和缓缓升腾而起的炮口烟尘,无需人工装订的编程弹药在飞离炮口的瞬间被火控系统通过电磁线圈赋予了长短不一的爆炸延时,十几炮弹几乎同时爆炸所形成的弹片云精确笼罩了目标……

在所有人反应过来之前,靶机便已经化作一团耀眼的火球,在惯性的作用下从半空中飘落而下。

“斜距1km,目标确认击毁!”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