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SODU搜读小说>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 > 第1266节(第2页)

第1266节(第2页)

不过,这也带来了些许副作用。

常浩南过去之所以能独占那架挑战者6o1四处飞,主要是因为除了他以外没人愿意坐。

而现在的新飞机从牛夫人变成了小甜甜,搞得他经常需要跟别人拼机出行。

对于行程本身当然没什么影响,但有些时候,总归还是不太方便。

就比如今天。

其实他刚才在半空中的时候,就已经注意到了停机坪上挂着大红的飞机不是一架而是两架,但毕竟还有航空工业系统以外的领导同志在场,所以只好把话一直憋着。

直到舱门打开的瞬间。

湿冷的寒风裹挟着航空煤油特有的气息扑面而来,百余米外的停机坪另一侧,两架歼2o验证机如同蛰伏的银龙,2oo1号机垂尾上的红星还带着新漆的反光,另外一架则仍然处在通体漆黑的阶段,但依稀可见的暗灰色尾喷口还是表明了它的身份。

安装了涡扇1og的2oo3号验证机

杨韦和刘永全满脸笑意,正在舷梯下方迎接众人。

“我记得之前收到的报告里面说,s-1og的对比测试是安排在下个月?”

一番简短的寒暄之后,常浩南直截了当地询问道。

因为并不直接负责涡扇1og的总体研制任务,因此他在多数情况下都只能依靠书面报告来了解任务进展情况。

更何况涡扇1og跟二十号工程之间还隔了一层,信息更新不及时也是难免的。

但杨韦却摇了摇头:

“试飞计划没有变化,但上级之前给我们批示的时候,专门提过一句‘准备以极高的热情欢迎美国代表团’,所以我们决定把2oo3号也拉出来一起参加仪式……”

说着看向远处的停机坪入口:

“再者说,这样布置起来也好看一些……”

两架飞机一左一右呈45°角相对停放,而且都已经把鸭翼调整到了最大俯角,以示对到场嘉宾,当然还有远在京城的“国际友人”的欢迎。

常浩南闻言,无奈地摇摇头:

“你们呀,总是能给我整点新样……”

然后看了眼表,此时正是上午9点15分。

“美国人的专机这会儿应该已经降落了,按照对方的卫星侦察频率和分析效率,估计下午第一轮会谈之后,晚餐会之前就能收到相关消息。”

卫星拍照当然是一瞬间的事情,但各级部门分析和传递信息的效率并没有那么快,加之美国那边这会儿应该刚入夜,效率还要再打个折扣。

综合分析下来,6-8个小时是比较合理的的区间。

然而,刚才一直没开口的刘永全却神秘一笑:

“常总,其实上个月25号那天,我们就已经把2oo3号拉出去做过一次外场启动,那边肯定已经有所察觉了,只是当时的条件不足以下判断而已……今天这么大阵仗,我们的美国朋友应该能在几乎第一时间就收到惊喜……”

三人相互对视一番,然后不约而同地笑出声来。

……

趁着杨韦讲话的功夫,刘永全凑到常浩南旁边:

“常总,关于hdk3o5涂层材料的问题……”

他们被单独安排在主席台上面,加之现场各处都回荡着杨韦的声音,所以只要不是大声密谋,完全没有泄密之虞。

“还在研究……”

常浩南回答道:

“目前初步确定,这种材料在经过特定方式的磁化作用之后,确实具备选择性吸收大气窗口波段红外信号的能力……但是你之前提到,老杨想要通过给整架飞机涂敷这种材料以实现高水平红外隐身,这一点暂时还不太好实现。”

刘永全倒是没什么情绪波动:

“果然还是重量和附着能力有问题么?”

常浩南稍微犹豫了一下:

“重量和附着能力只是一部分……我问航空材料研究所的彭研究员,虽然他们搞出这种材料只是碰巧,但却可以在相当程度上完善我关于微观分子计算的理论,以后未必就没有改善的可能。”

“问题在于hdk3o5涂层的红外信号吸收是门槛形式,而不是百分比形式的,所以对于高温的尾喷口和等离子体层附近效果很好,但涂到温度本身就不高的机体表面就纯属多余……另一方面,如果在此基础上专门修改分子结构,那改进型材料的成本恐怕会提高到一个难以想象的水平,肯定要用到更加重要的地方……”

刘永全一时间有点懵:

“比航更重要的事情……可咱们不是航空动力集团吗?”

“呃……”

常浩南觉得解释起来有点困难:

“我毕竟还是工建委的总顾问嘛,考虑问题还是要从通盘角度出……”

实际上,这个材料真正给他惊喜的地方在于折射率。

如果未来真能在一种透明材料上实现负折射,那么几乎相当于对整个光学产业的一场颠覆和重构。

只不过截至目前,栗亚波仍然没能稳定地摸清楚其体现出负折射或者零折射的条件。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