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正是个远期计划嘛,做的大胆一些也没什么,过程中总能搞出一些有用的东西来,不是什么空中楼阁。”
又是好一阵子的沉默。
几分钟后,刑牧春才终于开口:
“这研究现状可不太好写啊……”
语气中带几分玩笑,似乎是在掩饰自己刚才被震惊到失语的尴尬。
而这个话题恰好触及到了常浩南之前的思考。
他又想起了之前长们对此事的态度,于是顺势回答道:
“这次的立项申请不用过于拘泥于形式,可以把重点集中在可行性分析还有研究价值这两个方面,至于研究现状这种部分可以略去……”
但回答到一半,却又突然改口:
“算了,这次还是先不变,就按照原来的格式好了。”
既然上面希望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那常浩南也不好搞得太过激进。
并且,他已经产生了一个更好的想法。
刚掏出本子准备记录的刑牧春停住动作:
“那这部分内容……”
“研究现状不用分国内国外,只写一句话。”
常浩南斩钉截铁地说道:
“该项研究为世界范围内创,国外尚无相关经验可供参考!”
第1422章4o吨不行,那o。4吨呢?
当常浩南时隔几个月后再次来到鼎新基地的时候,戈壁滩上已经提前迎来了炎炎夏日。
他走出机舱,在门口闻了闻带着些许沙子腥味的空气,很轻易地便透过薄雾看到了远处那略显简陋的“电磁射装置”。
实际也就是一门电磁炮。
只不过,如果事先不知道的话,那确实很难被从中看出太多作为“炮”的特征。
比如并没有修长的圆筒形炮管,取而代之的则是一个延伸出来的、类似滑轨一样的长条形框架。
以及作为验证设备,而且还涉及到氢气和氧气的泄露风险,所以也不存在一个封闭的战斗室,而是直接采用全开放式设计。
就连控制台,都只是在旁边临时搭了个活动板房。
导致从停机坪的角度看上去,反而更像是某种工程起重设备。
基地工程师王振国正等在舷梯旁边,常浩南跟他握手的时候,注意到对方眼角有着相当明显的晒斑。
这是年初时候还不存在的,显然最近这段时间没少户外作业。
“常院士,韩研究员这会儿正在对辅助冷却设施进行检查,所以没亲自过来。”
王振国说着递上一顶安全帽,然后把常浩南引上身后的猛士越野车。
“这倒没关系,测试准备工作是第一位的……”
说到这里,常浩南系安全带的动作顿了顿。
因为他突然透过后视镜看到,一群穿着海军蓝工作服的人刚刚完成集合并踏上一辆中巴车,然后朝着跟自己一样的方向跟了上来。
“咱们基地还新接了海军的测试项目?”
鼎新基地虽然归属于总装备部管理运营,但毕竟是常浩南提议设立的,所以就算不是后者的项目,他问上几句倒也无妨。
“那倒没有……”
王振国回头往后瞅了一眼,然后摇摇头:
“应该是海军工程大学马明伟院士的技术团队,来考察这里的测试条件,但还不知道具体是准备上什么项目。”
这个名字让常浩南顿时来了些兴趣。
出于便利性考虑,电磁弹射的地面测试直接选在辽西的舰载航空兵训练基地开展,所以对方不远千里跑到鼎新,肯定是为了其它事情。
而如果他没记错的话,那么沿着这条路的方向只有一些基地的营区建筑,似乎并没有第二个可以用来测试的工位。
换句话说,对方也许并不是准备在这里搞什么新的技术验证……
吉普车的度当然远远快于中巴,因此很快甩开了一段距离。
没过几分钟,电磁炮测试台架便呈现在了常浩南的眼前。
九米长的射轨道像一柄出鞘的利剑斜指苍穹,缠绕其上的水冷管路盘虬错节,如果仔细观察还能在表面看到淡淡的蒸汽云雾。
显然是刚刚结束一次分系统测试。
而在旁边的活动板房附近,穿着工作服的韩陈峰正拿着一台对讲机,专心致志地下达着操作指令:
“水和酒精混合比调到1:2。3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