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SODU搜读小说>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 > 第1278节(第2页)

第1278节(第2页)

他忽然回头问向正在操作终端的技术员,也因此而注意到了已经下车的常浩南。

“常院士。”

后者挥了挥手,示意对方先继续手头的工作,等结束之后再汇报情况。

好在剩下的工作似乎不多,韩陈峰很快完成部署,然后兴冲冲地跑到常浩南面前:

“常院士,我们已经重新修正了爆轰反射腔体的内轮廓,把二次谐波震荡降低了17%,另外重新调整了动磁式电机的铁心电枢,进一步扩大了动子运动形成,现在可以把设计的9米射轨道充分利用起来,具体情况我们到控制室里面详说……”

“……”

因为氢氧爆轰磁流体电已经绕过了电磁射过程中最麻烦的储能问题,所以需要汇报的内容其实并没有特别复杂。

只过了差不多四十分钟,常浩南和韩陈峰就又一次出现在了控制室的门口。

也就在这个时候,刚才那辆跟在他们后面出的中巴车恰好出现在了路口。

按照时间计算,这短短几公里路无论如何不可能开了将近一个小时,所以很明显,对方是经过一些其它行程之后,又临时起意过来的。

果然,从车上只走下来了寥寥数人。

看到刚从控制室里走出来的常浩南,为一名军官眼前一亮,快步迎上前来:

“常院士,好久不见。”

正是带队的马明伟。

二人在之前为海军驱逐舰确定动力方式的过程中有过几面之缘,虽然并未有过直接合作,但好歹算是脸熟。

“马院士,刚才我在停机坪那边还看见你们来着。”

常浩南主动将对方引到试验区内,半开玩笑道:

“这是准备来考察一下我们的项目进展?”

但马伟明却没有半点玩笑的意思:

“考察不敢讲……只是刚才开会开到一半,突然听说常院士你正好也在这,所以有些唐突地过来拜访一下。”

常浩南知道对方现在正全身心投入电磁弹射技术的研,专程前来不可能只是因为好奇,必定是对这门电磁炮所用的技术有想法。

所以也没兜圈子,而是直接问道:

“马院士是对这门炮感兴趣?”

如此直白的切入方式让马明伟一愣,接着也敞亮地点点头:

“实不相瞒,确实如此……”

说着抬起头,望向位于火炮基座下方、呈左轮手枪弹巢状排部的一组氢氧爆轰管:

“同样是短促的脉冲供能,氢气、氧气和爆轰管的成本实在不高,至少远比电感电容之类的大功率储能元器件要便宜,而且也容易伺候得多。”

某种程度上,电磁炮和电磁弹射的基本原理是相同的。

只不过在具体要求上有些差别。

常浩南以为对方是在储能元器件上遇到了一些困难,想要剑走偏锋,所以赶紧打预防针,以免给对方不必要的期待:

“马院士,氢氧爆轰所产生的磁流体电功率不是线性的,尤其是受到负荷水平的影响很大……”

其实在最开始,他就想过用这项技术去搞电磁弹射。

但经过计算之后现在工程上确实不太可行:

“如果想要弹射一架4o吨的飞机,那恐怕需要把爆轰管做到跟风洞差不多大才能满足要求,更何况为了满足射频率,这样的爆轰管还需要至少6-8个,哪怕一艘1o万吨级航空母舰上安装3部弹射器,也要占用无法承受的巨大空间……整体算下来恐怕还不如蒸汽弹射了。”

不过,马明伟却并没有表现出任何失望:

“这我知道,4o吨的飞机当然不行,我也没准备把你的爆轰管搬上航空母舰。”

说完稍作停顿,把目光重新投向常浩南:

“但如果我只想弹射4吨,乃至o。4吨的东西呢?”

第1423章连射击!

“4oo公斤到4吨?”

常浩南下意识朝着高悬于半空中的“炮管”瞄了一眼:

“从工程上讲,负载质量降低一个数量级,如果其它条件不变,那么对于爆轰能量的需求可以缩小到原来的百分之一左右……再考虑到弹射器所要达到的最终度远远低于炮弹,那么单就供能模块而言,应该可以做到比这门电磁炮更小,大概可以……”

他左顾右盼地看了看四周,似乎是在寻找一个比较直观的参照物。

最后指了指远处停着的一辆1o轮重型卡车:

“设计得当的话,大概可以集成到跟那个类似大小的卡车上面……当然这只是个类比,普通轮式底盘肯定无法承载4吨飞机弹射产生的反作用力,也没地方安装足够长的弹射导轨,o。4吨的倒是可以照量一下。”

这个答案显然已经出了马明伟此前最乐观的估计,以至于几乎不假思索地自言自语道:

“这么小的话……或许可以把应用范围扩展到陆军?”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