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SODU搜读小说>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 > 第1481节(第2页)

第1481节(第2页)

奥观海迅给出指示:

“第一,立刻让国防部和相关承包商放出风去,向国会和盟友强调,f-35b的升力风扇系统和朱姆沃尔特级驱逐舰的动力包,我们都有成熟的b点供应商方案,会尽快与罗尔斯·罗伊斯方面协调,生产进度不会受到那个什么‘熔炉’清单的的实质性影响,稳定军工股和盟友信心。”

“第二,”他语气转冷,“加大对tsmc的监管和施压力度,确保其核心技术不流向华夏……同时严密监控spacex,特别是其与华夏方面的任何技术交流或物资转移,他想两边通吃?没那么容易!”

“要让华夏人明白,离开我们所主导的体系,他们的‘星辰大海’寸步难行!”

第1668章突然冒出来的数据

一个月后,京城。

航天科技集团六院,技术研讨室内。

长条会议桌旁坐满了各部门负责人、主任设计师以及研骨干们。

不少平日里难得一见的中层领导,在这间屋子里,甚至都混不到一个前排的位置。

哪怕对于六院这样一个编制结构复杂的庞然大物来说,这种场面,其实也是不太常见的……

而出现这一幕的原因,则无疑是——

“信标”。

当然,作为推进技术研究院,就算要参与辅助舱段、运输飞船、或者xs-1空间反应堆的研工作,也不至于搞出这么大的阵仗。

真正需要他们解决的,是如何把上面这些东西给射到轨道上面……

9点整,总工程师李仁平来到小讲台后面站定。

在他身后的墙壁上,大屏幕陆续显示出一系列复杂的结构图,以及密密麻麻的数据曲线。

一张张一幅幅,全都是六院过去的辉煌成绩。

但从图片刷新的度来看,应该全都不是今天这场研讨会的主题。

“有关‘信标’中继基地的相关文件,同志们应该都已经看过了。”

李仁平双手撑在讲台两侧,声音饱满而洪亮:

“这是国家面向下一个二十年所提出的太空战略基石,也是我们这一代,乃至包括我们下一代在内航天人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

七十多岁的小老头,愣是表现出了几分意气风的感觉。

不过,也理应如此。

从第一枚火箭第一颗卫星,到如今的月球车和空间站,华夏航天在不到半个世纪的时间里走过了一条从无到有的辉煌之路。

但横向对比,总归是跟在别人后面走的。

而这一次,则完全不同。

移民中继基地,其它国家最多也就是作为概念考虑过。

作为严肃的计划,还是妥妥的人类第一次。

“xs-1空间核反应堆作为核心能源以及第一个入轨的舱段,已经确定将由改进型长征五号c射,但后续庞大的中继站本体建设呢?”

他啪地敲了下鼠标,屏幕上顿时出现了“信标”中继基地的计划图:

“初步估算,仅一期工程,就至少需要将总计过2oo吨的有效载荷精准送入地月转移轨道轨道,如果考虑物资和燃料补给,那么这个数字还要接近翻倍,这无疑需要运载能力更强的重型火箭,也是未来长征九号、以及长征十号的使命!”

“而作为新一代重型火箭的‘心脏’,yf-177和yf-9o两型动机的成败,将直接关系到‘信标’计划能否如期建成!”

如今的长征九号,已经是调整过一次需求的第二版方案了。

所配备的一级动机也已经换过不止一个型号。

从最开始的yf13o,到改进型yf177,再到几年前确定深空探测计划之后,几乎全盘重来的yf177。

好在二级用的yf9o倒是一直在稳步推进,只改过一部分指标要求。

下面的情绪瞬间被调动起来,响起一阵热烈的掌声。

“咳咳——”

清了清嗓子之后,李仁平又切换了一张ppt,上面列出了yf-177补燃循环液氧液氢动机和yf-9o补燃循环液氧煤油动机的研制节点图。

然而,几个关键节点都标着醒目的红色问号。

他话锋一转,语气严肃起来:

“当然,我们目前面临的困难,大家也都很清楚,也是我们今天召开这次会议的原因……”

“……”

接下来,会议进入了相对令人沮丧的环节。

长达十几秒钟的沉默之后,研究三室主任帅信平率先开口:

“既然大家都不想第一个露丑,那我就先来打个样。”

在一众研究室负责人中,他的资历最老,经历过的挫折和失败也最多,相对没什么心理负担:

“我们这边的主要问题是,动机工作时的低频燃烧振荡问题依然突出。虽然通过调整喷注器构型和添加声腔有所改善,但在大范围变工况,特别是高混合比下,仍存在不可预测的突性高频振荡,极易引结构疲劳甚至破裂……机理尚未完全摸清,抑制手段效果也不稳定。”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