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不知道过了多久,忽然又一阵风卷进了屋内,烛火再灭。
来战儿茫然抬起头,盯住了蜡烛,然后缓缓抬手,却没有再一次轻易点燃……作为一个江都人,一个生在大江边上的南汉子,他是一个理所当然的真火信奉者、赤帝娘娘的供奉者,而且他还是一位宗师……所以,在从极度的空虚与回忆中清醒了过来,取而代之的是种种赤帝娘娘的传说和亲身经历的一些真火事例。
想到这些,其人心中也稍微起了一点波澜……赤帝娘娘在提醒自己,又或者是怜悯自己?
带着某种疑惑和不安,来战儿第二次点燃了烛火。
随即,其人站起身来,走出屋子,宛若巨人一样的身形微微紧绷,淡红色的离火真气凭空闪过,下一刻,这位巨人便出现在了空中,而他身下赫然是一座宛如圆座一般的巨大赤色火盆。
“来公居然察觉到了!”
城东北面不过数里的六合山中,借着下方城池的火光映照,一阵骚动之中,此行名义上的主帅司马进达一声惊呼,然后看向了身侧的实际指挥官赵行密。“怎么办?”
赵行密倒是冷静:“先,这厮命不该绝;其次就要问右仆射了,若是我们依旧动进攻,你觉得吐万老将军会依约动手吗?”
“我觉得会。”司马进达沉默片刻,给出答复。“大家都想回东都,便是说我们之前利用了他,可他真正该怨恨的难道不是那个还在成象殿躺尸的玩意吗?我觉得便是来公也是想明白了这一点,才忽然警醒的。”
“那就动手!”赵行密毫不犹豫做了决断。“击溃这支江都军,杀他个片甲不留,让来战儿滚蛋,然后没有任何后顾之忧的集合所有禁军,带着三位宗师回东都!至尊下凡都拦不住我们回家!”
“好!”司马进达也不再犹豫。
随即,军令层层下达,山顶和各处山道上特定的篝火被点燃,数不清的部队在火光的映照下,顺着六合山多个出口与道路涌出,居然足足有数万之众!
来战儿遥见此间动静,却没有第一时间扑上去……原因很简单,先,他也被如此大的动静给惊到了,毕竟,眼前这副场景意味着东都禁军在控制了江都局势后,第一时间就派出了大部分兵力来对付自己,是没有丝毫犹豫的那种,这是何等的果断!
其次,他同样晓得,禁军的高手数不胜数,成丹者十余人,凝丹者数十人,哪怕来了一半,自己便是宗师,一旦交战,也不可能取得什么优势,反而要最大限度防止被困。
最后,如来战儿预料的那般,下方的乌江城内外,随着六合山上陡然显露的夜袭,瞬间就有不稳的趋势,这里才是关键。
而就在来战儿做出判断,准备当空巡视城防的时候,忽然间,他又汗毛乍起,惊恐回身看向了身后西南方向,彼处乌江城得名的乌江河道这一侧,居然也亮起了无数火光,而火光之上,一支淡青色的巨大弓箭宛若满月一般拉起,箭头已经指向了自己。
那是吐万长论在巫族战场上观想巫族长弓的结果。
自己早该想到的。
一箭当空飞来,射中火盆,数不清的离火真气随着仿佛被打翻的火盆散落在乌江城内,迅点燃了许多火头。
而半空中,火盆也没有再聚集起来,而是化作一道赤色流光往西北方向而去……这是他唯一能去的地方,东南面还有一位鱼皆罗呢……而很显然,那把巨大的长弓也没准备就此放过他,长弓化作一阵青光,引着与东北侧的几道流光一起往西北面追逐而去。
至于乌江城,早就随着那一箭迅陷入到了炸营状态……江都军大开四门,未及接战,便狼狈逃窜。
混乱中,秘书监袁盈乱军中被践踏而亡。
至于宗师来战儿,却在持续了半夜的追击后不知生死,消失在淮南方向。
到了翌日,也就是三月十五,宛如钉子一般钉在江都、历阳、以及大江对岸江宁中间的这支江都军,一夜消失……而江都-历阳-江宁也重新连成一体,三地三部禁军重新合一,构成了一个新的、完整的军事集团。
准确的说,这是一个完整的流亡军事集团,它拥有一个大家公认的太后,一个大家未必公认的皇帝,有完整的六部与南衙、北衙体系,还有三位宗师,十数名成丹高手,数十名凝丹高手,多达七八万之众的总兵力中,奇经、正脉修行者的比例也远高于中原各地任何一支军队。
大魏最后的军事精华,以完整的方式保存了下来,从硬实力上来说,依然足以傲视天下所有的武装割据势力。
而现在,解决了后顾之忧的他们,马上就要回东都去了。
ps:感谢新盟主janety1老爷的打赏……感激不尽。
第八章风雨行(8)
回东都!
司马化达也好,司马德克也好,心里非常清楚,他们必须迅兑现承诺,如果在这件事上稍有迟疑,就会引整个禁军集团的不满,反过来说,只要坚定的回东都,那禁军似乎就会牢固的团结起来。
实际上,他们自己目前也是想回东都的。
故此,在这个共同理念的加持下,外加这个军事集团相当高的军事素质,这才果断动了一场突袭,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消灭了江都军,从而使得整个南下禁军连成一体。
接着,从三月十五日开始,江都城就连番出布告,要求士卒开始收拾行囊,点验军械、战马,汇集粮秣、车辆、牲畜、舟船,准备启程归乡。
竟然是真的履行了之前三月十五月圆归乡的说法。
当然了,三月十五当日肯定回不去,但大家从这一日开始、从江都开始,立即忙碌起来,准备北归,却是一句实话。
这其中,不只是禁军们忙碌,连太后与小皇帝都在身体力行的辛苦忙碌……字面意义上的身体力行与辛苦忙碌……没办法,家里死人了,又没人帮忙,他们只能亲力亲为。
具体来说就是,那日兵变,禁军杀了皇帝,杀了几个将军和一堆侍卫,杀了几个内侍,还杀了齐王的儿女,还造成了一些恶性治安案件杀了不少老百姓……其中,将军和侍卫有禁军收尸,内侍有内侍收尸,就连齐王的儿女和“齐王的尸”外加江都城内被牵累的老百姓也被司马进达的下属统一收了尸,唯独皇帝被扔在了成象殿上,反正驻扎皇宫的禁军不愿意收尸。
要知道,这是三月晚春,风和日丽,虫蚁丛生,又到处是血,不过五六日,就已经臭烘烘的满地爬蚂蚁、窜老鼠了……甚至还有蛇!
那太后跟小皇帝怎么办呢?那是你正经半辈子丈夫,双方感情一直很好;那是你亲爷爷,虽然对你爹不咋地,但对你还算一直比较宠爱,你们俩不收,委实没人收了。
偏偏宫人和内侍们也因故不能或不愿帮忙,外面的人比如国舅萧余这种也进不来帮忙。
于是乎,即便太后也是头花白的年纪了,小皇帝也刚刚长成身子,可俩人只能在那里亲手拆成象殿的门板做“棺材”,然后用白布蒙面装殓……这个过程已经折腾了好几日,原本还想在后花园挖个坑,结果挖到一半的时候,禁军又来催促,无奈只能亲手将“棺材”拖来,然后匆匆覆土,土不够,就拿砖瓦来凑。
至于碑什么的,现在肯定来不及,太后也不知道自己将来还有没有机会跟对方合葬,便只好记住旁边树木池塘的位置,便随禁军出了。
没错,禁军只耽搁了五六日,把兵马撤回来,收集了周边城镇的粮食就立即出了,堪称神。
非只如此,禁军到了眼下这一步,居然还是不乱……几日内,他们便商议妥当,部队按照前卫-主力-后卫的方式前行,吐万长论部为前军从大军西侧稍微先行北上,江都大队自正常的运河官道随后,鱼皆罗随即渡江为殿后……这样既能保持军事上的一体,又防止了鱼皆罗与吐万长论这两位宗师进入主力部队,影响这个流亡集团的政治平衡。
不过,也就到此为止了,一群军人,怎么可能一直英明神武,一直相忍为大家呢?
那样,他们早三年就回东都了好不好?
实际上,撤离当日,江都便爆了一场巨大的骚乱。
事情起因很简单,曹彻在此地四年,在民间一直没有停过搜罗美女,前后大约千人……那么现在禁军要走,要如何处置这些本地和江南的美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