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一章
李家这件事刚成为百姓茶余饭后的谈论没多久,百姓的注意力很快就被另一件大事吸引过去。
这届科举终于开始了。
本次科举一共有三千余名考生参加,科目一共两科。
行测和申论。
当然这行测和申论都是徐坤为大汉修改过的。
总不能真让古代人去考什么图推去。
或者问古代人,曹操究竟不是三国人物。
这个时空甚至就没有三国,孙权到现在还是个侯。
徐坤在行测中主要考察几点,第一点就是常识题。
当大汉的基层官员,最起码要知道常识,别小瞧这点,徐坤最开始也没想考这些,觉得这些常识不是理所应当会的吗?
直到上一次选出来一个基层官员,被分配到荆州江陵郡当书吏,结果这人居然不知道荆州有江陵郡,跑到凉州上任了。
别说古代信息闭塞了,就是现在还有不少人不知道承德是河北省的一样。
徐坤上大学的时候,一些同学还以为承德是山东的。
所以徐坤觉得考一些常识还是有必要的,虽然不能通过常识选出尖子生来,但是能刷掉一些只读书,读死书的庸才。
考察的第二点就是政治题,你为大汉做事最起码政治倾向要对。
别选一个基层官员来,结果心向曹魏,或者是黄巾的余孽,那就贻笑大方了。
考察的第三点就是数学,当基层官员一定要会基础数学。
你特么收税,或者朝廷发放物资你都算不明白,这你就别当官了。
人头税一个人每年二十三钱,三千一百七十二个人一年应该收上来多少钱。
徐坤基本上出的数学题都是这个级别的,要是算不明白,真别赖徐坤刁难。
就这还有很多人都算不明白呢!
毕竟古代没有九年义务教育,数学在很多人眼中算奇技淫巧。
考察的第四点就是能读懂朝廷下发的文件。
大概的题型就是今年荆州实现财政收入两百七十五万八千四百六十三钱,财政支出两百二十一万五千四百七十二钱,财政结余五十四万两千九百九十一钱。
其中财政收入主要有三项构成,税收收入一百二十万。。。。。。
。。。。。。
问:今年财政结余多少钱?
就这种题,要是让后世考公那帮人看到都得乐死,这不是送分题?
人家直接都告诉你了,你照着抄都行。
就这么简单的题,在科举里正确率高达53%!
当然这也跟科举刚开始考试没几年有关系,等到大家都卷起来,这题基本上都不会出错。
徐坤基本上用这些简单的题型,先把傻子去掉。
再用申论这种文章题,筛选出真正的精英来。
上午考行测,下午考申论,大汉的科举目前只需要一天。
而且现在的科举,没有糊名。
因为一共才三千份卷纸,行测的答案都是固定的,交给普通书吏判分就行。